【三好校園】彰化大城國小 小麥故鄉 推暖心的報紙 文、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 |2022.03.14 語音朗讀 20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圖/人間社記者梁金福致力防災教育 彰化縣大城鄉有「小麥的故鄉」之美譽,每年3月小麥成熟時,麥浪隨風搖曳,在陽光下閃耀著金黃色的光芒,映照出「黃金麥浪」景觀,美不勝收。 大城鄉大城國小位於濁水溪北岸,地處風頭水尾、土壤貧瘠的彰化縣濱海地區,學校關心氣候變遷及地球暖化,致力於防災教育。自108年度以來,已連續4年申辦防災進階推廣校園,109年度更榮獲「教育部第8屆防災校園大會師進階學校-優等」殊榮。對於全球氣候變遷及暖化加劇等情形,希望透過建置防災校園推廣基地,讓師生掌握防災關鍵能力,成為地區防災中心學校。 師生都愛福報 當地居民多從事農漁業,雖然地處偏鄉,但對教育十分重視。大城國小校長王舜儀指出,學校已有107年歷史,雖然較缺乏資源,但校方對於閱讀教育的推動不因此鬆懈,曾獲教育部102年閱讀磐石獎。自5年前推動《人間福報》讀報教育,全校12個班級,3至6年級每班都有一份《人間福報》供學生閱讀。 王校長表示,每當行動雲水書車開進校園,學生們蜂湧而上,可謂校園最美的風景。尤其感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推動讀報教育,學生們看到《福報》就滿心歡喜,並透過讀報學習新知,提升閱讀能力,將閱讀融入生活,養成習慣。 教務主任吳貞瑩說學校除了中高年級各班有《人間福報》可供學生隨手翻閱外,週三還有「晨間共讀」時間,由班級導師帶領全班學生讀報,將報紙文章或報導與課程結合,也會不定期舉辦讀報教育成果展。而學生在閱讀報紙後,喜歡表達自己的心得或想法,由於每個人對事情的看法不一,喜歡的題材也不盡相同,她認為這是啟發教育最好的方式,效果也最卓著。 陳豐賓老師在帶領學生讀報時,會先解釋新聞的六要素(5W1H),之後再分組討論。這種分組討論最大的特色就是「異中求同」,可以化解分歧、取得共識,增進同學間的情誼,減少摩擦與衝突。 5年級學生王梓蓉非常喜歡閱讀《人間福報》,讀報讓她作文進步不少,而且《福報》的內容正向光明,她的祖父也非常喜歡看,星期假日都會到超市購買,有時候買不到就會若有所失。她知道學校的《人間福報》是善心人士捐贈的,表示長大後要效法,讓弱勢的孩子也能閱讀到優質的報紙。許孜瑩同學覺得《人間福報》內容很充實,可以瞭解世界各地的民俗風情,也讓她的寫作能力有所提升,待人更加和氣有禮;每當無聊時,只要看《人間福報》就會感到開心。 《人間福報》是一份「暖心的報紙」,內容充滿正能量,不僅學生愛看,老師也喜歡閱讀,希望這份優質的報紙能推廣到社會每一角落,讓大家「處處行三好,世界更美好」。王校長的結論想必大家都心有戚戚焉。 前一篇文章 【讀報心得】投機的報應 下一篇文章 【教學線上】福報滿栽 開出心中的馨香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普門寺讀報教育走入校園 涵養正知正見的三好學生《人間福報》走進阿里山鄒族部落小學 十字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