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遭祝融無能重建 義工團造新屋伸援

 |2022.03.13
1910觀看次
字級
台灣希望義工團幫吳家重建新屋。圖╱陳苡葳

【本報雲林訊】家住雲林古坑永光村民吳碧雲,一家6口居住的老舊房屋,上月被無情大火摧殘、無法再住,一家老小「望屋興嘆」又求助無門,幸獲台灣希望義工團伸出援手,幫忙在原地重建簡易屋,縣長張麗善等人今天(13日)見證交屋儀式,吳碧雲一家向義工道謝,她更當場承諾自己將投入義工行列,幫助需要的人。

吳碧雲回憶,原本的房屋屋齡超過70年,火災時父親在房子後面,隱約聽見驅猴用的鞭炮燃燒聲及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大響,跑到屋前看才驚覺房子已起火,父母看著這輩子的唯一住所沒了,難過到說不出話,「但好在我們人都平安」。

張麗善說,吳家6人生活開銷全靠吳碧雲打零工維持,生活雖然清苦,但一家人的心總是緊緊依靠,即使發生不幸,仍互相鼓勵、轉念,獲台灣希望義工團幫助,募得95萬元善款,上周六更動員135人展開72小時黃金施工期,為吳家蓋新家,昨天完工,今天有百位義工一起驗收、交屋。

屋主吳碧雲(右)開門「入厝」,感動到無法言喻。圖╱陳苡葳

台灣希望義工團理事長尤瑞豊說,義工在雲林縣重建超過5間房屋,有感房屋重建對受助者而言是天文數字,因此每次獲報,來自全台的專業義工就會各司其職,包括鋼骨結構、裝潢、水電、家具配置等,全自願幫忙到位,連施工過程的痕跡也重新細修,檢查無誤才會交給屋主。

吳家建地約可蓋23坪建物,義工團規畫4房1廳,讓年邁的吳家爺奶有更方便的活動空間。

尤瑞豊指出,義工團施作的重建案,均在屋主居住的建地上興建,雖然簡易屋的工法及建材都符合建築法規,但建照申請程序繁瑣,每階段都需要有技師到場簽證等,時間拉長,唯受助人有急難需要,公益屬性與一般建案不同,希望政府放寬簡易屋能透過補照方式,快速取得合法。

台灣希望義工團蒐集吳家舊有建築堪用的原木料,手工打造木製壁鐘,有傳承社會愛心的意涵。圖╱陳苡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