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念倫理消亡的今日,能為現代人在這個已失去神聖意義的社會,可以提供一個與環境相適應的道德選擇,找到價值歸宿的,便是責任倫理。
責任倫理將責任做為自己的道德選擇,沒有欺妄,沒有怨懟,自己承當一切,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面對冷然的人生,甘願付出全部的真誠。
自己明白在現世生活中既然沒有先知指引方向,也沒有神明賦生命以神聖的意義;只有以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才能為自己的生命確立價值。
既然決定是自己做的,就要以虔誠的心態去遵從去奉行,最後無論結果如何,都要勇敢的負起責任。
責任倫理除了自己要承擔責任之外,還意味著恪盡職守的天職觀念。認為一個人若是講求道德,他的行為就要負責任,在社會中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必須不計榮利,全心全意奉獻自己的心智、勞力和忠誠,視其為具有崇高價值的天職,個人也就在這個奉獻過程中,充實了生命的意義。
依責任倫理的要求,要使自己無愧,就必須勤懇工作,一個人品格的高下,便是由為工作奉獻的精神和執著的態度決定的。
當選擇了一項職業,就不能僅僅將其視為一種謀生的手段;而是一個必須全心全力投入的生活方式;既使這樣熱情而努力的付出,最後遭到失敗的結果,也是無怨無悔。因為這種勇於承擔責任的精神,就使人生有了豐富的意義,彰顯了人格的崇高。
在今日這個又專業、又分工的經濟現實之下,工具理性成為社會的統治者;個人只能在龐大的專業分工體系中,扮一個微小的角色,占一個精細的位置。
依循責任倫理的主張,不可逃避的面對任何勞苦的工作。不論所從事的工作多麼卑微,但因視其為一種具有崇高價值的天職,則自己的生命,就獲得了充實的意義。
近年來原本停滯不前的東方社會,由於經濟的開發,科技的引入,社會變遷劇烈而急速,種種由工具理性引發的負面效應都逐漸的顯現出來。
在政治以權謀私,經濟巧取豪奪、社會腐敗失序,人心空虛迷惘的情形下,責任倫理的道德選擇,就更顯示出其必要和迫切。只有個人生活中的責任倫理,才能克制社會劇變時刻的道德危機。
(作者為人間福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