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佛教在泰國有著無比崇高地位,不過最近發生的竊案令泰國僧侶非常憂心,民眾供養僧人的新僧衣不翼而飛之外,連佛像身上的金箔也被人不知不覺地刮下。
國際金價不斷上漲之際,在泰國大城府邦巴縣邦巴莫的寺僧,近日發現寺中兩尊臥佛身上的金箔少了大片,大殿金漆門上的貼金也遭剝蝕。住持表示,他們的損失高達一千五百萬泰銖(約一千五百五十多萬元台幣)。
這座寺院二○○六年曾遭水淹,兩尊臥佛的基座都被水淹漫過,因此有人懷疑佛像可能是受潮而使金箔自動剝落,不過,這件事被媒體報導之後,泰國國家美術廳專家最近前往調查,認定金箔缺失是竊賊所為,而不是受潮引起。這名專家說,金箔片是被有意剝離,竊賊用了化學藥水使金箔脫落。
他說,以往寺院竊案主要是偷一些文物,這是他頭一回遇到以大佛像為目標的偷金行為。不過,在阿育他耶王朝時期,類似的偷金行為也曾發生過,那時,從佛像身上偷金是要受到嚴懲,執法當局會讓小偷把他們偷金用的滾沸化學藥水喝掉。
大城距曼谷僅七十六公里,也是歷史上泰國阿育他耶王朝的國都,輝煌過四百多年,留下大批寺院與古蹟。由於寺院珍藏許多文物,過去也曾發生多起竊案,但在過去兩個月內,大城就有四座寺院發生竊案,一般是以歷史久遠的宗教壁畫或價值不匪的佛龕、黃銅製品為目標,導致寺院損失巨大。現在呢?一座寺院住持說,從一月起,就有竊賊偷走了大雄寶殿的八塊貝葉基石,這些基石與寺院一樣古老,非常珍貴。
大城地方官員因為竊案頻發,而建議僧侶把所有珍藏品都先拍照,警方和村民都將協助護衛寺院安全,同時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