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鈴是民俗技藝,以往雜耍表演中,有耍、變、練三大技藝;耍是耍罐子,變是變戲法,練是練扯鈴。可見扯鈴在民俗技藝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18世紀時扯鈴傳進英國時,英國人迷上這個神奇的小玩意兒,他們稱它「兩根棍子上的精靈」。這次林韋良在「法國明日節第29屆雜技大賽」奪得最高榮譽金獎首獎的總統獎,實屬難能可貴。
民國73年,民俗體育運動協會將扯鈴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往後每年參加全國中正盃扯鈴比賽的隊伍年年增加,可謂「扯鈴巔峰」。可惜近年全國性的民俗體育運動比賽減少,扯鈴運動自民國85年後漸走下坡,而目前在學校內的扯鈴社團已不復當年。
民俗文化的可貴,在於它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質,每個區域所繁衍出的文化幾乎找不到雷同,因此傳承香火相當重要。本月雲門舞集的排練場一場大火,雲門舞集總監林懷民當時痛陳,「文化對於政府只是口號、只是選舉的幫襯。」你我聽了是否心有戚戚焉呢?
林韋良為國爭光的片段在媒體上幾乎看不到,政府得知獲獎消息除了表揚,然後呢?「文化」不缺錦上添花,最需雪中送炭,若你看了林韋良的表演也一定會認同英國人給扯鈴「兩根棍子上的精靈」的稱號,更何況他還耍出三個精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