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李道明獲「傑出貢獻獎」

曹麗蕙 |2022.03.01
1472觀看次
字級
2022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頒發給長期投入紀錄片製作、研究與教育的李道明。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1)日揭曉第13屆「傑出貢獻獎」得主,由為長期投入紀錄片製作、研究與教育的李道明獲殊榮。評審委員指出:「李道明對台灣紀錄片的貢獻,可以說是多面向的。他既是坐而言的論述者兼教育者,也是起而行的創作者。」

評委進一步指出,作為創作者,李道明從台灣解嚴前後制式化的影像中突圍,豐富了台灣紀錄片的多元性;作為學者與教育者,李道明在大學院校任教近40年,為台灣影視產業培育新血,其著作《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更是探索紀錄片的必讀專書。

李道明得知獲獎後,謙稱自己十分幸運,從1980年代製作長篇紀錄影片、紀錄片歷史與製作的教學與研究,到90年代台灣紀錄片研究、教育推廣、補助、製作、影展放映、國內及國際巡迴推廣等全方位的事務,見證了紀錄片製作與研究在台灣生根、茁壯,終於在21世紀開花結果的歷史進程。

「人生能專注於一件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並且做出略有一些成績來,堪稱是件值得安慰與歡欣的事。」他更向過去一起製作或學習紀錄片,至今仍創作不懈的曾文珍、許明淳、沈如雲、萬蓓琪、王盈舜、郭珍弟、蕭菊貞、鄭治明等紀錄片創作者致意:「台灣紀錄片的未來是屬於你們的!期望你們繼續持續不懈地創作紀錄片,讓大家透過你們的作品更加認識台灣過去的歷史、思索台灣現實的各種議題。」

李道明1953年出生於新竹,大學期間曾任電影雜誌《影響》主編,後來至美國費城天普大學攻讀廣播電視電影藝術碩士,成為台灣首位赴美專攻紀錄片的學者和創作者。他自1980年代開始從事影像製作,導演紀錄片、劇情片、動畫片、教育資訊影片及電視節目,並成立「多面向工作室」,帶領團隊大量拍攝紀錄作品,題材包括台灣歷史與社會、環境保護,以及原住民生活和文化等,為解嚴前後的台灣土地留下重要見證。

李道明(中)拍攝紀錄片《離鄉背井去打工》工作照。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李道明在美留學期間便以紀錄片《愛犬何處歸》和動畫片《開天》獲得金穗獎。1986年,他記錄泰緬邊界難民營處境的《殺戮戰場的邊緣》,獲頒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同時他策劃了一個電視紀錄片系列「蛻變中的台灣」,企圖呈現1980年代末期台灣轉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變化過程,最終完成《鹿港反杜邦之後:一些社會運動工作者的畫像》以及《人民的聲音(環保篇)》,後者獲得1991年金馬獎最佳紀實報導片,其鮮明的環保立場,揭示了紀錄片應具備創作者的觀點和位置。1990年代末至2000年初期,他先後製作了《1997香港人在台灣》、《九七前後:台灣人在香港》、《離鄉背井去打工》等,持續關注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的結構性問題。

李道明是台灣最早接觸原住民題材的創作者,自1988年與胡台麗合作《矮人祭之歌》以來,陸續攝製《蘭嶼觀點》、《排灣人撒古流》、《末代頭目》、《路,TSUENU》等一系列作品,對原住民文化習俗的呈現以及觀點的傳遞起了重要作用,也讓社會大眾對於原住民有更具體且客觀的認識。2013年,李道明將廿年來拍攝的所有關於原住民族的素材全部捐贈給原住民族電視台,妥善保存珍貴的部落影像。

製作以外,李道明對於紀錄片的推廣及教學卓然有成。1985年,他與數位年輕評審決定讓金馬獎紀錄片入圍名單從缺,引發「什麼是紀錄片」的激烈論戰,紀錄片議題自此開始廣泛地被討論,能見度亦隨之提升。此外,他先後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清華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台南藝術大學、台北藝術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近40年的教學生涯,培育許多影視產業新血,更透過教學和論文發表,不斷論述紀錄片的定義,同時橋接國際紀錄片作品和觀念進入台灣。後來他將研究成果出版成《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專書,全方面介紹、解讀這個藝術形式,深刻影響了這一代的紀錄片工作者。

為了讓更多觀眾認識本屆傑出貢獻獎得主李道明,今年影展將特別放映他於2003年導演的紀錄片《離鄉背井去打工》,同時將舉辦「叩問真實:關於紀錄片的幾個難題」論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