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洗臉有撇步 過度清潔恐有反效果

 |2022.03.01
1780觀看次
字級
圖/健康醫療網

【本報台北訊】適當清潔臉部與身體,可以保持乾淨,但是洗的太乾淨可能會造成反效果!皮膚科胡怡萱醫師指出,臉部或是身體清潔完如果有緊繃不適感,表示清潔力過強,可能連皮脂膜也洗掉;反之,若洗完覺得油膩不舒服,就表示清潔能力不足。

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洗臉或沐浴用化粧品?食藥署叮嚀,洗臉與沐浴用化粧品應挑選適合個人膚質且有完整標示之產品,並依使用說明正確使用,每日清潔不宜超過兩次,避免因過度清潔而造成肌膚傷害。

清潔後出現緊繃不適 恐是清潔力過強

皮膚科胡怡萱醫師指出,可以感覺一下洗完臉和身體後,是否會有緊繃不適感?若答案是肯定的,表示清潔力過強,可能連皮脂膜也洗掉;反之,若洗完覺得油膩不舒服,就表示清潔能力不足。

建議可依洗完當下的皮膚感受,或洗完30分鐘後,去感覺皮膚是否有乾燥、粗糙感,藉此來挑選適合自己膚況的產品。此外,乾性皮膚或出油能力弱的老人家,不一定要天天使用清潔用品,可用溫水將皮膚洗淨即可。

洗臉第一步關鍵在水溫 異位性皮膚炎這樣做不刺激

胡怡萱醫師強調,許多人喜歡用熱呼呼的水洗澡或洗臉,但過熱或過冷的水都會造成刺激,建議以溫涼水(約25~30°C)洗臉,以接近體溫的溫水(約37~39°C)洗澡;若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建議水溫要比體溫略低(約32~35°C),才不會過於刺激。

毛巾過度摩擦 易致皮膚乾裂與粗糙

此外,有些人喜歡以毛巾或擦澡巾刷洗皮膚,達到物理性去角質的效果,但是過於頻繁使用,或是膚況改變時使用,皮膚可能因過度去角質而無法負荷,並產生乾裂、粗糙等問題。胡怡萱醫師建議,勿頻繁使用毛巾或擦澡巾刷洗皮膚,且需維持毛巾與擦澡巾的清潔,使用後清洗晾乾,如有發霉則須替換。

報導來源:健康醫療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