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半島原生小黑豆大翻身 綠肥變黑金

 |2022.02.23
1696觀看次
字級
農糧署今天與恆春農會合辦產銷履歷黑豆促銷會,農會以「掛保證」的生產履歷認證小黑豆,開發豆漿和小黑豆入味的多道美味料理。圖/潘欣中

【本報屏東訊】屏東縣恆春半島的原生種黑豆,在食安意識抬頭、農糧署攜手農會推廣「掛保證」的有機、生產履歷認證和補助激勵下,耕作面積從10年前80多公頃已增至300公頃,農會還開發醬油、豆漿、茶包等加工品和養生料理,年產值近億元;農糧署今天與恆春農會合辦產銷履歷黑豆促銷會,副署長姚志旺說,原本被當綠肥、不起眼的小豆子,在推動有機、產銷履歷和研發加持下,已變身一粒粒「黑金」。

「有機農業像支魔法棒!」滿州農會總幹事陳清木說,恆春半島原生種小黑豆以前多是當綠肥用,少拿來食用,13年前上任後發現有別於他地黑豆,雖然小但顆粒晶瑩剔透,光澤明亮,經查富含花青素、高蛋白和低熱量,甚於一般黑豆,加上在地氣候及地形,適合不用化肥及農藥的有機栽植,開展有機栽植的復耕及加工計畫,目前面積達270公頃,透過研發讓它聲名遠播,大幅提升經濟附加價值,農會保證收購每台斤83元,比早年不到10元好太多。

「政府輔導和補助也功不可沒!」恆春農會總幹事林順和說,農糧署4年前在恆春半島推動農業生產安全可溯源化的有機和產銷履歷認證,在既有的龍水有機米外,雜糧部分,農會開始推原生小黑豆和胡麻的產銷履歷認證,農民未進入有機耕作前,可先選擇安全用藥、可溯源的產銷履歷,漸進式推動有機;驗證費用補助三分之二、環境補貼每公頃1萬5千元及設施設備、資材等,對有意轉型的農民是誘因。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羅正宗說,恆春半島獅子、枋山、車城、牡丹、恆春、滿州6個鄉鎮,在台灣最南端連成一個區帶,是落山風下的生命共同體,在地農友秉持農業永續經營,運用恆春半島特有的落山風等自然資源,發掘有機友善環境發展的潛力,在地農會輔導恆春半島成為有機半島,已輔導取得有機572.17公頃、友善360.79公頃。農糧署補助產銷履歷外,有機的補助更好,包括補助驗證費用90%、維護生態保育奬勵每公頃3萬元,另有機轉型期還有最長3年的生產補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