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冒險 完成台灣菌菇大調查

 |2008.02.13
1227觀看次
字級

【本報集集訊】台灣菌菇類多達四千多種,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人員十五年來,冒著蛇吻、蜂襲、摔落山谷危險,完成全國的微管束植物及菌類調查,掌握一千兩百多種菌菇特性,部分製成光碟協助教學。

特生中心昨天指出,菌菇經濟價值高,利用生物科技開發野菇與食用菌保健食品,像牛樟芝、桑黃、金針菇、香菇、冬蟲夏草等,世界各國每年至少創造六十億美元的商機,有些仍在研究開發中。

全球菌菇類至少一萬五千種以上,台灣的菌菇類從高海拔到低地區都有生長,特生中心於八十二年起展開調查。由於菌菇類的生長特性,研究人員往往要冒險攀岩登高或進入獸徑全無的地區調查。助理研究員林子超說:「曾有同事在花蓮縣摔落谷底,我也數度遭野蜂攻擊。」

「傳說牛樟芝等珍貴高級藥材旁常有毒蛇盤據?」有人向林子超查證,他強調純屬傳聞,但野外調查時,一定帶根枝條「打草驚蛇」以求自保。

他指出,從高山到平原,從寒帶針葉樹林到熱帶雨林,台灣的菇菌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下,孕育出獨特的種類,例如低海拔可見的「螢光小菇」,在無光害的夜間觀賞,螢光閃閃別有特色;簇生鬼傘的孢子成熟時,外觀最亮眼,但僅有半天時間,孢子散發後隨即消失;長裙竹蓀則更短,四到五小時就結束亮麗片段。

儘管菇菌世界多采多姿,林子超提醒大家,由外觀判別菌菇有毒無毒並不可靠,像長裙竹蓀、鵝膏菌都有鮮艷白色外觀,前者無毒,後者卻有劇毒;有些昆蟲具有代謝消化能力,有毒的菌菇,照吃不誤,人們摘來吃,輕者腹瀉、重者喪命。

特生中心最近完成片長十七分、售價兩百元的「台灣的菇菌世界野菇萬花筒」影片,可做教學用,已開始發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