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將近三成上班族領不到半個月年終獎金,但畢竟這是不小的一筆數目。
鼠年的全球景氣預期會比去年還趨緩,市場變數也可能增加,市場的波動風險跟著提高,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運用這有限的年終獎金而成就明年的理財規畫?專家建議,先檢視目前個人財務狀況,而且理債優於理財。
會計師曾美卉認為,拿到年終獎金第一步最好是先扣除掉大額的家庭必要支出,如年度保險費、紅包錢或壓歲錢等,甚至可預留所得稅款;若是有卡債、小額貸款者,因這類利率較高,年終獎金入袋,先償還一部分負債,降低高額利息支出。第二步則是留下一小筆犒賞自己或家庭的費用,第三則是將剩餘的資金用於投資理財的規畫。
曾美卉說,並非所有的負債都不好,例如房貸利率依然位處相對低檔,如果每月房貸支出在月薪的三分之一以內,且個人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能夠超越房貸利率,則把部分的錢拿來投資會比完全拿來還房貸更有投資效益。「要看你的投資效益加上節稅利益是否大於不還房貸所增加的機會成本,再決定要先還房貸,還是要另作他用。」
理財顧問吳中杉則表示,理財第一步是民眾要自己先確定自己的投資風險屬性為何;確定自己的風險承擔度後,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如果年終是一到三個月者,孫煌正認為,民眾在扣除必要支出後,看還剩餘多少。若有五至十萬元者,可以透過單筆方式投資;操作方式可以是選擇同一個投資標的,採取分批進場的方式,達到分散投資風險目的。
如果剩餘可用於投資的金額超過二十萬、三十萬元以上者,吳中杉建議,最好是能夠做到資產配置,也就是除了建立股票或股票基金的部位外,同時也應建立穩健型資產的部位,例如平衡型基金或債券型基金等。
吳中杉說,除了做到資產配置外,投資人不妨在積極型資產部分設立停利點;當投資達到停利點後,可將獲利的部分獲利了結,選擇落袋為安或是將獲利的資金轉到穩健的資產部位上,再繼續做穩健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