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鳥版畫第一人 何華仁用生命刻畫「鷹」姿

 |2022.02.16
1821觀看次
字級
版畫繪本家何華仁(左一),創作饒具台灣特色的「鳥版畫」,30多年來一心一意。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台灣鳥版畫第一人、繪本作家何華仁,去年底過世,享壽64歲,掃葉工房出版社集結何華仁生前作品,出版「何華仁版畫」3大冊,完整呈現畫家生命最後階段對台灣「鷹」姿的細膩刻畫,近期將發行。

套書分為「溪谷裡的貓頭鷹」、「有隼」、「花見小鴞」3冊,分別為何華仁長年觀察台灣體型最大貓頭鷹-黃角鴞,棲息海邊岩壁、翱翔於天地之間的遊隼,以及依據四時節氣變化、與當令植物為伍的小貓頭鷹;內容寫實,生態、人文兼具,是何華仁2017年遭逢病難之後,潛心創作的最重要作品。

根據掃葉工房發布新聞稿,何華仁是台灣知名「鳥人」之一,1983年即投入賞鳥及自然觀察行列,並受到啟發學習木刻,創作饒具台灣特色的「鳥版畫」;30多年來一心一意,「不是在賞鳥,就是在前往賞鳥的路上;不是在創作,就是在準備創作」,堪稱「台灣鳥版畫第一人」。

何華仁作品〈塔上的隼〉。圖/資料照片


何華仁生前好友、掃葉工房總編輯傅月庵日前在臉書(Facebook)上提到,2020年9月,何華仁與友人聯袂到台東觀賞過境台灣的赤腹鷹,鷹群順風飛抵台東市上空,迎著熱氣流盤旋爬高,緊接著北方縱谷上空又盤起一群趕路的赤腹鷹,就像朝著高掛天空的新月奔來。

賞鷹歸來後,何華仁創作力迸發,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裡,連雕8塊木板,一氣呵成,組成大型版畫「群鷹凌月」。傅月庵說,「這一幅版畫兼具生態與藝術性,都蘭山、中央山脈、新月、赤腹鷹群同時呈現於版面,無論刀法、線條、布局,無不顯現一流藝術家的功力。」此畫同時收錄在這次作品集當中。

何華仁1958年生,曾任報社美術總監、出版社總編輯,1983年起與「作家鳥人」劉克襄開始觀察鳥類,1988年,自學木刻版印技法,開啟版畫創作生涯30餘年,奮力不輟。

何華仁1990年創作「台灣鳥木刻版畫」系列,並出版《台灣鳥木刻紀實陸拾》;1992年首次於台北福華藝術沙龍舉辦個展;1996年出版《台灣野鳥圖誌》,隨後又於2002、2004、2010年、2020年陸續在福華沙龍舉辦個展。

何華仁擔任過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台北野鳥學會理事長,著作多次獲得金鼎獎、小太陽獎肯定,2019年獲頒台灣猛禽研究會「終身貢獻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