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佳
最近隔壁老屋改建,鎮日隆隆噠噠作響,敲得人心煩,也敲出三十多年前老公和我大膽借錢買房的往事。
說大膽是那時我倆存款僅有二十四萬,只因房東臨時通知房租將從七千五漲到一萬,且一次得繳三個月;不堪被剝得幾近一文不剩,當天傍晚就去找房,兩天後便訂下這間總價八百六十萬的一樓住屋,一半付現一半貸款。領出全部積蓄,老公再向婆婆和手足們借錢湊足頭期款,我們就成了第一家搬進這幢剛竣工大樓的住戶。
住定後也是拮据苦日子的開始,一家三口過著一塊錢打二十四個結的極度節省生活,也激發我出勤儉的潛能。那時,我都等市場快收市時去買菜,搜刮攤商準備清攤較便宜的菜、半價的NG水果,儘管價錢對折但營養不打折。畢竟再怎麼窮也不能虧待腸胃,何況兒子正在發育成長呢!
夫妻倆的薪水扣除該還、該繳的費用後所剩無幾,簡直入不敷出。在學校我參加兩個標會,同事知道我有還貸負擔禮讓我先標,全數拿去還銀行貸款;原本周日會帶兒子去書局買繪本或去郊遊,改為去不花錢的公園盪鞦韆、溜滑梯,兒子困惑問道:「我們家沒錢嗎?怎麼都不能去買書了?」我歉疚地摟緊他安撫著:「等你上小學識字了,再買更多有字的書給你。」
苦撐了三年,正好爸爸將賣掉老家的房款當作遺產均分給我們兄妹四人,我用這及時雨還清積欠親戚的借款及部分貸款本金,減輕不少還債壓力;但仍繼續標會還貸,接收二手器具與恩典牌衣物。
現在想想,那些年堪稱捉襟見肘,夫妻倆精算每一筆開銷,自嘲是貧賤夫妻;幸好老公不菸不酒不賭,我也婉拒同事邀約逛街購物的吃喝享樂,省吃儉用度日,方能擁有這間三房兩廳三十坪大的安身窩。
那天與兒子閒聊,他說我們家離市場、商圈、車站都不遠,生活機能良好,適合終老。是啊!慶幸當年有先見之明,買的是一樓的房子,萬一將來不良於行須仰賴輪椅代步,只消在走廊加裝一塊斜板,就可以不假他人之手自在進出。
當初錙銖必較、艱辛理財,終於躋身有屋階級,如今看來,一切辛苦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