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間社記者李雪麗
圖/彰化藝術高中、WeCan WeShare
學生培養專長落實公益
彰化高中學生吳欣璇從一己之力出發,讓愛在人間蔓延,擴大了校園公益的力量。
她目前就讀位於八卦山國家公園風景區內的彰化藝術高中,綠建築校舍沒有圍籬,校園生態豐富,上下課鐘聲是台灣畫眉的鳥叫聲,以天籟之音提示學生作息,保持了校園的寧靜,更體現尊重自然的態度。
為了呼應舊軍營改建的校舍,學生穿著獨特的迷彩制服,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除了開設普通班外,學校還招收音樂班、美術班、舞蹈班、體育班、英語實驗班等,鼓勵學生發展多元特色,培養個人專長。
吳欣璇就讀國中期間,為了幫助癌症病友,發起「他想髮,我享髮」活動,與同學組成捐髮團隊,將自己的頭髮製作成美麗的假髮捐贈給癌友,幫助她們勇敢戰勝病魔;她也希望能將假髮送到國外,讓資源缺乏的外國癌友受到同樣的關懷與幫助。
除了在校園內宣傳及分享捐髮的快樂與故事外,吳欣璇還成立We Can We Share(我們可以,我們分享)校園公益平台,持續推廣捐髮,也規劃其他公益項目,透過平台擴大力量,喚起社會大眾一起行善。去年12月初,公益平台在防疫期間仍不忘公益,發起親子路跑活動,同時在會場舉辦義賣,將所得捐給創世基金會彰化分會,為植物人家庭盡一分心力。

師長致力提升彰藝學子
彰化藝術高中校長蔣秉芳看到去年12月籌備親子公益路跑期間,學生主動到各校宣傳;到了月底,公益平台又在學校人文樓前擺攤義賣,繼續為創世基金會募集資金,鼓勵並幫助植物人家庭勇敢走下去,感到無比欣慰。
蔣秉芳校長曾榮獲師鐸獎、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她深知品德教育的重要,因此推動三好校園不遺餘力,以「彰藝365,我們真幸福!」與學生共勉,期許學生五育兼備、幸福共好;一年365天,日日都要行三好。
國文教師蔡沐恆表示,為了引導學生養成讀報的習慣,教師著力從《人間福報》中找尋與學生切身相關的議題——例如與舞蹈班學生分享如何減醣;圖書館也會舉辦《人間福報》讀報心得競賽,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言行舉止能有正向的提升。
去年12月,學校舉辦60週年校慶,校友致贈獎學金,感謝母校的栽培,也種下一棵羅漢松,命名「幸福甲子樹」,期許學弟妹以「樹高藝丈」的精神成長茁壯,成為幸福的彰藝人,不僅自己幸福,還要助人幸福。
在「幸福甲子樹」旁的草地上有一輛已經退役的麵包車,這輛麵包車曾搭載棒球隊員四處征戰,雖已老舊不堪,但校方仍捨不得報廢,因此讓它留在校園裡,成為校園裝置藝術,也見證一段珍貴的歷史,並為隊員留下美好的回憶。
彰化藝術高中的學生在師長的教誨中提升品德,在學長的楷模中追求幸福,在有故事的校園環境中求學成長,相信必能開創出璀璨絢麗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