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館新春大展「蓋婭」 14位藝術家以科技演繹創世 曹麗蕙 |2022.02.11 語音朗讀 11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克雷格.布洛斯Craig P. Burrows「UVIVF 植物攝影」系列。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當代藝術館新春大展「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明(12)起登場,由策展人沈伯丞擔綱策畫,集結14位國內外藝術家的創作,從「科技」與「科學」的新演化視角切入,推演出當代藝術未來的發展輪廓。沈伯丞表示,展覽命題「蓋婭」是希臘神話生命的起源,在邁入21世紀科技時代,他將「蓋婭」的概念,重新建立在基因工程、演算法、智能設計與自動機之上的科學演進範疇,投射出以「科技」演繹為新「創世」的母體狀態,展開一場未來生命與古典神話間的對話。其中克雷格.布洛斯Craig P. Burrows是位運用紫外線誘發可見螢光攝影(UVIVF)技術的攝影師,他的「UVIVF 植物攝影」系列,用鏡頭捕捉和觀察日常視野的花卉植物,以歌德式的科學方法,重新綻放其內在的瑰麗姿態,揭示了日常無法看到卻十分重要的生命秘密。吳梓寧的〈網路後世—基因求籤販賣機〉觀眾可現場互動獲取籤詩,籤詩上隨機顯示其他物種的基因圖譜,試圖從「命運」與「信仰」角度探討後人類透過科技「轉世」或「重生」的可能,並涉及生命永續與輪迴的議題。黃贊倫的〈神柱〉、〈神轎〉作品。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黃贊倫擅長以機械、裝置、雕塑與繪畫等多種元素,探討新媒體與人性之間的微妙發展與關係,〈神柱〉、〈神轎〉2組作品呈現挑高、懸空的廟宇飛簷和華麗精細的雕塑裝飾,細看是由積體電路板等零件構成,彼此透過錯綜的電線交錯、連結,探討將古典宗教信仰與當代或未來科技想像的創作。麥特・德洛里耶的〈子午線〉是一件生成藝術作品,以許多微小的彩色筆觸形構出分層化的地形,揭示出此一多重宇宙中某種即逝而破碎的景象。以編碼指令的密集集合所發展出的演算法,機械性地逐漸編織出這些筆觸,編結出生成式的美景。軟體每一次的執行都會產生全新的構圖,與先前產生的其他版本都不同。麥特・德洛里耶的〈子午線〉是一件生成藝術作品。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前一篇文章 第22期疫苗2/14開打 莫德納預約率最高 下一篇文章 八里擱淺3糙齒海豚今野放 重回大海懷抱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2新馬寺大專佛學生活營 學習生活中覺有情2025.11.1303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04球星陳傑憲出書 盼助人跨過低潮2025.11.1305璀璨燈光 映照千年運河2025.11.1306【相守一輩子】 學習向另一半求助2025.11.1307土耳其運輸機墜毀 20軍人罹難2025.11.1308【觀我望己】追日,散策旅程 (下)2025.11.1309健力世錦賽 中華隊再奪3金2025.11.1310習近平會西班牙國王 盼成戰略夥伴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台63線綠帶 獲國際景觀獎八里芒花添秋意自行車道防擅闖 新設智慧投射燈光之祥雲 點亮北港糖廠涵管便道拚10天搶通 馬太鞍溪左岸 將建600公尺長堤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 作者其他文章歲末傳愛關懷弱勢 謝祖武任公益大使日本奇想 高雄限定蔬食人物誌、94素Podcast 精采首發時尚老人捐設備 點亮逆風少年舞台夢台北雙年展 思慕為橋連結世界金漫獎 黃健和獲特別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