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最新研究指出 原因有二:了解理想無法實現、意識到生命短暫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美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中年人是最容易罹患憂鬱症的族群,其中,尤以四十四歲是最危險的年齡。
英國沃里克大學和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研究人員,調查八十國的二百萬人,分析結果發現,年輕人和老人都比較不易出現憂鬱症,而中年人無論男女發病率都較高。這一現象在世界各地普遍一致。
發生憂鬱症的年紀,在中年男女的區別並不大,唯一的例外是美國。美國女性一般約在四十歲時最不開心,而男性則在五十歲左右,才有憂鬱不樂的問題。
此前曾有研究認為,人一生中出現憂鬱的機率,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化,但最新研究則推翻這一看法,明確提出中年人的煩惱最多,而且這似乎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理論。
參與研究的沃里克大學經濟學者奧斯瓦爾德指出,研究人員目前還並不清楚,為什麼人到中年之時,就會如此不開心,但是研究證實,憂鬱問題與性別、婚姻、經濟狀況以及是否有子女等因素,似乎無多大關連。
奧斯瓦爾德推測,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中年通常是人們必須接受現實,承認自己年輕時一些理想可能永遠不會實現的時候;另一個可能是,人們往往從中年開始,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脆弱。
奧斯瓦爾德也表示,雖然四十四歲是個危機年齡,但憂鬱情緒並非在此時突然出現,而往往是經過一個緩慢的累積過程。
研究人員還發現,雖然中年面臨憂鬱的危險,但到五十歲之後,鬱悶不樂的情況會出現緩解。
奧斯瓦爾德說:「令人覺得鼓舞的是,等你七十歲的時候,如果你的身體健康,那麼你就會像二十歲的年輕人一樣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