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998年3月9日
地點:清大原子科學院輻射生物研究所演講廳
緣起:研究生洪曉慧與許嘉真相約在該所的演講廳談判感情的取捨,兩人發生口角後大打出手……
「前清大女研究生洪曉慧申請假釋案,高雄女子監獄日前第二度駁回。多數審查委員認為,洪女殺害人命,不宜只服刑一半就假釋。
「洪曉慧當年在清大研究所與同學許嘉真同時愛上學長曾煥泰,因犯下殺害許嘉真並毀屍案,判刑十八年。洪女自一九九八年開始服刑,到去年九月已符合服刑一半的假釋門檻,首度提報假釋,但遭到駁回。洪女最近再提假釋,仍被駁回。」
這則在媒體上被輕描淡寫的新聞,當年可是轟動社會的殺人事件!一九九八年三月九日上午,清大原子科學院輻射生物研究所演講廳發現一具女屍,死者經證實為該所研二學生許嘉真後,立刻震驚了校園和社會。
從媒體上看到那位留著長髮、戴著黑框眼鏡、面相斯文的清大輻射生物研究所女學生洪曉慧,竟然殺害了她的同學許嘉真,讓人疑惑不解,為什麼要殺人?為什麼手段那麼殘忍?所讀的書到那裡去了?所受的教育沒有作用嗎?
還原當年發生的現場;一九九八年三月七日凌晨,洪曉慧與許嘉真相約在該所的演講廳談判感情的取捨,兩人發生口角後大打出手,洪曉慧毆打許嘉真,造成許大量出血昏倒,洪一不做二不休,再以麻醉藥劑「哥羅芳」(三氯甲烷)讓許嘉真深度昏迷。
隨後,洪曉慧拖著許嘉真去掩藏,過程讓許的頭部撞擊著階梯和地板。依法醫解剖研判,許嘉真在三月七日上午七時至八時之間窒息死亡。
當天晚上八時,洪曉慧回去看許嘉真,發現許嘉真沒有呼吸了。她擔心東窗事發,想起毀屍滅跡,慌亂之下,跑去實驗室製造了強酸「王水」,潑灑許嘉真的屍體,擔心「王水」量不夠,又拿實驗室的硝酸、鹽酸,殺人滅跡紅了眼……
後來,洪曉慧知道掩蓋不住了,跑回宿舍去拿她幾天前與曾煥泰性愛留下的安全套,放在許嘉真的屍體上,布置成性侵殺人的樣子,想誤導警方辦案的方向。
當時,這件駭人聽聞的女研究生殺人案,引發社會議論,讓人驚訝高等學府研究生竟然會有扭曲的價值觀、複雜的男女關係,以及失控的情緒管理。
根據媒體報導:洪曉慧大學畢業上研究所之前,因為一時虛榮心起,為了賺錢買東西,曾偷偷在酒店工作。曾煥泰則是該所博士班學生,同時與洪曉慧、許嘉真等三位碩士班女學生交往。洪曉慧與許嘉真兩人本是好友,後來彼此也知道對方都與曾煥泰交往,並有親密關係。案發前一天,洪曉慧與許嘉真發生金錢糾紛,相約談判時兩人又牽扯兩人與曾煥泰的感情,悲劇因而發生。
洪曉慧案發後幾天向檢方坦承案情,但專案小組早已掌握她涉嫌殺人毀屍的證據,所以不構成自首要件。不過後來法院認為,洪曉慧行凶動機出自與許嘉真的爭吵,而且是在許嘉真死後才以「王水」等強酸毀屍,認定屬「不確定的故意殺人」。
事後,清大校方成立九人委員會展開調查,提出「清華大學三○九事件調查報告」。根據這項報告分析,在個人內在因素方面上,曾某的個性及曾、洪、許三人不健全的價值觀是造成事件根本的原因。許與曾交往之前就知道曾另有女友,洪也知道許與曾的感情卻介入。自圓其說「把二女當妹妹看待」,卻又分別與二女發生親密關係,未能妥善處理,這是極為不負責任的態度。
在環境因素方面,輻射生物所沒有大學部,師生人數少,館舍偏遠,學生與校園其他單位甚少交流。該所研究生以實驗室為家,作息不定,很少和寢室室友交談,更談不上廣交朋友。三人在封閉的環境下,朝夕相處,日久生情,卻無法擺脫複雜恩怨情仇。
這項報告也檢討該所未及時積極輔導學生的異常行為,難脫道義責任。尤其對引起糾紛的男主角,該所師長未建議他前往諮商中心接受輔導,多少也反映出社會對多角戀愛中男性沙文主義的看法,有別於對多角戀愛中女性的看法,也就是兩性平權的觀念尚未深植人心。
這項報告指出,此一事件雖有偶發近因觸發,然而追本溯源,當事人在感情及兩性關係上的認知偏差,已埋下遠因。價值觀或道德倫理的標準雖會隨時代之變遷而改變,但尊重他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等仍為修身的重要準則。
事後,洪曉慧背負殺害好友許嘉真的罪惡,並認下兩千五百萬元對許家父母的賠償,在獄中以宗教信仰讓自己得到平靜,並向對方父母認罪,想化解內心的痛楚。
曾煥泰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他很難相信洪曉慧會用這麼殘忍的手段殺害許嘉真,但這件悲劇因他而起,他覺得很遺憾,也認為他應該負起道義責任。後來,曾煥泰被清大退學,如今雖已投入工作,但卻終身遺恨。
不管當事人如何懊惱、後悔,並接受了良心的懲罰、法律的制裁,一個女研究生竟然犯下殺人毀屍的案件,確實給整個社會上了一堂震撼教育。但新聞過後,那麼多年了,我們的校園、社會是不是已從中學到了教訓?
我們的孩子是不是接受了健康的兩性教育?明白真愛並不是一定要「擁有」,感情被拒絕也不是「失敗」?
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學到了基本的情緒管理?懂得克制自己過度且不必要的憤怒,以及在感情上的嫉妒、報復等心理?
我們的孩子有沒有良好的人際互動管道?知道不要窄化、封閉自己的生活,也知道在遇到困難時如何尋找各種協助資源?
還有我們為人詬病的媒體,包括不受約束的各種電視節目,有沒有在管控不要散播殘忍的行為、刺激的情欲、扭曲的價值觀呢?
此外,洪曉慧身受高等教育,受國家栽培,卻不足以明事理,做出如此傷天害理的事,尤屬不可原諒。這也讓我們反省,為什麼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卻未能培養健全的人格?
今天,在兩性關係上,當傳統道德觀念瓦解後,我們政府及民間相關的輔導單位,以及各種宗教團體,有沒有用心、努力去發揮教化、指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