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七日訪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亭討論烏克蘭危機;馬克宏行前說,他認為「有可能」達成協議,避免烏克蘭爆發戰爭,還說俄羅斯提出自己的安全顧慮也是合情合理。他並呼籲建立「新平衡」,來保護歐洲各國,並安撫俄國。
馬克宏六日向《星期日報》表示,俄羅斯的意圖「不在烏克蘭,而是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洲聯盟(EU)釐清規則」。他表示,他希望與普亭的對話足以防止軍事衝突,且他相信普亭願意討論更廣泛的議題。
克里姆林宮表示,俄、法領導人在莫斯科舉行會議,對於解決烏克蘭緊張局勢非常重要,但不能指望取得重大突破。
馬克宏警告,不要指望莫斯科會採取單方面措施來緩解緊張局勢,還說俄方有權提出自己的顧慮。不過他表示,不能「透過削弱任何歐洲國家」來與俄羅斯建立對話。
他說:「我們必須提出一種能維護他們主權與和平的新平衡,來保護我們的歐洲兄弟。這必須在尊重俄羅斯、並了解這個偉大人民和國家當代創傷的情況下達成。」
馬克宏此前就曾呼籲與俄羅斯重建關係,上月表示歐盟應與莫斯科展開對話,而不是依賴華盛頓。
德總理訪美 強調站在同陣營
此外,德國總理蕭茲七日訪美,會晤美國總統拜登,此舉旨在展現德國仍屬於西方陣營,支持北約夥伴、反對俄國入侵烏克蘭。這是蕭茲去年十二月上任以來,首次訪問華府。
蕭茲上任以來,在烏克蘭危機中態度模糊,被美國政壇懷疑親俄,而且極少公開露面,遭批「神隱」。批評者稱,面對烏克蘭危機,蕭茲缺乏領導力。德國聯合政府拒絕提供德製武器給烏克蘭,且對於一旦俄國侵烏,德國會祭出何種制裁,也閉口不談。
蕭茲六日出訪前表示,他對在立陶宛增兵、提高北約東側對抗俄國增兵威脅一事,表達開放態度。他表示,德國會盡力加強立陶宛的必要防禦,他預計近日和波羅的海三國討論此事。
蕭茲也捍衛德國不提供軍事武器給烏國的立場,因為德國二十世紀歷史之故,該國政策規定不會運送武器到衝突區;取而代之的是,德國將提供烏國經濟協助。
白宮:俄侵烏隨時可能發生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六日表示,俄羅斯可能在數日或數周內入侵烏克蘭,戰爭「最快可能明天或幾周內發生」,而美國已準備好因應。
蘇利文說,透過外交化解衝突仍然可行,但如果外交解決失敗,俄國可能會併吞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發動網攻或全面侵烏。
蘇利文表示:「萬一爆發戰爭,烏克蘭恐付出重大代價,但就我方準備與因應情況來看,我們相信俄國也得承擔戰略成本。」
美軍日前指出,俄羅斯已部署全面入侵烏克蘭所需七成戰力,若俄軍全面入侵烏國,可能導致五萬烏國平民傷亡,五百萬人逃難,基輔可能在兩天內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