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慶活動走進校園 舞龍文化展現群體教育

曾博群 |2022.02.07
829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安平國中劍獅鼓龍獅隊。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每逢農曆新年,象徵歡樂與吉祥的舞龍,能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並已成民間傳統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鑼鼓喧天中熱鬧傳承。這項傳統的民俗文化已同步發展為競技運動,集武術、體操、舞蹈等基本功與技術於一身,搭配鼓樂節奏襯托舞龍動靜之美,並講究團隊默契,具有提升體適能及群體教育的功能。

體育署指出,110學年度補助及輔導36所「民俗體育扎根學校」,台南市安平國中為其中之一,該校成立劍獅鼓龍獅隊已逾10年,歷次參加傳統藝術比賽及全國民俗體育競賽均獲佳績,並回饋、支援校內表演及社區文化活動成為地方活動特色,培養學生傳統民俗技藝興趣,體驗不同於課業的成就及榮譽感。

「北天燈、南蜂炮、中火旁(ㄅㄤˋ)龍」,數十條金龍翻騰於煙硝鼎沸的街道上,元宵節火旁龍活動是苗栗客家族群年度盛事,為保存及延續此項傳統技藝,苗栗縣造橋國小發展舞龍活動、轉型競技舞龍,綿延傳承至今已有25年歷史,更將舞龍結合主題活動,發展成多元舞龍課程,提供適性發展空間及展演舞臺,培養強健體魄與團隊精神。

體育署表示,在競技場上展現出深厚中華文化底蘊及藝術層次的民俗體育,不僅是傳統文化資產,也是我國推行已久的學校體育政策,配合108新課綱跨領域課程,學校可結合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人文、綜合活動領域,發展主題式民俗活動課程,培養規律運動習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