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夏季暴雨成災 「飛河」現象是肇因

 |2022.02.02
1799觀看次
字級
巴西近期飽受暴雨侵襲。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去年底以來在巴西造成一系列悲劇的暴雨有一個共同現象,叫做「飛河」(rio voador),是將南美洲北部亞馬遜地區蒸發的部分水氣通過大氣濕度走廊帶到巴西中南部。

巴西南大河州氣象局(MetSul)氣象學家西亞斯(Estael Sias)解釋,南美洲北部非常濕熱,亞馬遜雨林通過蒸發將大量水分排放到大氣中,安地斯山脈的地勢起伏,沒讓濕氣逃離大陸,迫使這條飛河南下。

亞西斯說,如果這條濕氣走廊遇到來自南方的冷鋒,那麼沉甸甸的雲層往往會在某個區域集中幾天,加上巴西夏季經常出現的南大西洋輻合帶(SACZ)的影響,就會導致大雨。

去年底先是在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州(Bahia)發生,然後今年1月初在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發生的大雨,就是這樣產生。現在輪到暴雨襲擊聖保羅,造成更多洪水、土石流和死亡。

西亞斯說,南美洲的飛河在距地面5000公尺至1萬公尺的高度運行,全年活躍,它的路線和範圍受到南美洲的風向和整個大陸的其他現象影響。例如冬季高氣壓系統不會讓大部分冷鋒上升到東南部或中西部,因此巴西的這個地區是一個非常乾燥的時期,大氣河流可以進一步向南流動。

夏季高氣壓系統若向海洋,遠離大陸,冷鋒得以北上,與亞馬遜的濕氣相連並一起移動,直到它們在巴西東南部或東北部停留,形成大雨和風暴。

西亞斯表示,上週飛河比較分散,但本週一個寒冷乾燥氣團抵達巴西南部,形成一道屏障,讓濕氣走廊無法北上,雲層在聖保羅大都會市區上空停住,並受到冷鋒的影響,導致大雨,結果是短短幾天的降雨量已達整個月的歷史平均值。

國家氣象研究所(Inmet)天氣預報部門主管狄尼茲(Assis Diniz)說,南大西洋輻合帶是南美洲夏季的特徵,只是不一定會發生在更南或更北的地方。狄尼茲表示,每年這個時候,來自亞馬遜的濕氣走廊會增強,由於高溫的緣故,亞馬遜地區釋放大量熱氣和濕氣;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蒸發量也更大,加劇這些氣候現象。

巴西氣象學家皮高林(Josélia Pegorim)也說,輻合帶每年都會發生,只是強度大小,如果考慮巴西其他自然災害和災難性降雨事件,特別是在東南部,幾乎所有或大部分都與輻合帶的形成有關。

皮高林評估,悲劇的發生不是因為降雨的強度,也不是因為它們不可預測,問題是當局對警告缺乏準備和反應。與此同時,潮濕空氣從北部移向中西部和東南部,遇到冷鋒時形成輻合帶,導致暴雨,也具有重要作用。雖然這個大氣系統對於提高水庫蓄水量至關重要,但也可能釀成災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