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塞爾維亞二十日舉行總統大選,強硬派民族主義者尼可立奇,領先改革派現任總統塔迪奇,但未贏得當選所需的過半數選票,兩人下月將進行第二輪決選,以分勝負。
六百七十萬選民從九名候選人中選出下屆總統,任期五年。這場大選主要是親西方的塔迪奇,與對歐盟存疑的尼可立奇兩人之間的競賽。
開票結果,尼可立奇贏得三成九選票,塔迪奇獲得三成五,由於無人在第一回合贏得過半數選票,兩人將在二月三日決戰,情勢與二○○四年如出一轍。
塞爾維亞自治省科索沃正計畫宣布獨立,各界認為,這次大選對塞國與歐盟之間的未來關係十分關鍵。
塔迪奇在外交上支持與歐洲建立更緊密關係,傾向俄羅斯的尼可立奇則反對歐盟與美國。儘管塔迪奇也反對科索沃獨立,但西方強權視塔迪奇為最有能力抵抗科索沃分離後,塞國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
分析家表示,塞爾維亞這次總統大選投票率為六成一,創下米洛塞維奇二○○年垮台以來的最高紀錄,顯示民眾對這次選舉的重視。
塞爾維亞總統在形式上屬於象徵性質,但一九九○年代,米洛塞維奇實施獨裁統治,總統職位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繼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