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太油 國人健康亮紅燈

◎蘇林 |2008.01.20
918觀看次
字級

台北捐血中心調查發現,國人「乳糜血」比率越來越高,96年度大台北地區整體捐血人「乳糜血」篩檢率達到了5%,全台捐血過油的比例則為3%,因為血太濁,平均每個月有數千袋血無法全血使用,較前一年增加了兩倍半之多。

台灣地區常年缺血,全靠熱心民眾挽起袖子捐血,捐血中心以每袋 500元材料費提供醫療院所,才能保住許多病患的性命。

但去年,光是台北一地,便有超過兩萬五千袋全血過油,使一向僅提供血型、血紅素、血小板、血漿、血清轉(ALT)、B肝、C肝、紅血球異體抗體、梅毒(STS)、愛滋病毒、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抗體等檢驗的血液基金會提高警覺,決定增加非捐血感染的檢驗項目,提醒捐血人注意血液過油的現象。

血液基金會並決定從今年六月起,為定期捐血的捐血人,每隔半年檢測血中的「膽固醇」、「尿酸」,也為每兩周捐一次分離術血小板的捐血人篩檢「鐵蛋白」,確保不會因為捐血次數過多造成貧血。

台灣血液基金會公關處長叢萍指出,現代人愈吃愈好,致使捐出的血反而成為不能用的「乳糜血」,只能報廢丟掉。「當然,捐血前若吃了高量膽固醇或高脂肪食物,就會發生乳糜血現象。不過據了解,大多數捐血者在捐血前幾天,不會刻意吃太油,反而會故意清淡飲食,以求血液能『過關』,顯示國人血液過油的情況,可能比想像的嚴重。」

根據分析,男性乳糜血比率高出女性三倍之多,年紀愈大血越油,50歲以上捐血人,乳糜血比率較30歲以下多出兩倍以上。而且愈是都會地區,比例愈高,其中,台北市更是「首屈一指」。

值得重視的是,身上流著乳糜血的民眾中,不乏17至20歲的年輕人,光是去年,台北捐血中心就篩檢出357袋由年輕人所捐贈出的乳糜血,顯示青少年飲食習慣日益西化,日常運動量減少,血液健康亮起了紅燈。

「乳糜血可說是人體的一大警訊!」血液基金會表示,乳糜血容易引發新陳代謝症候群,也可能誘發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及腦血管疾病,以往發生在中年人身上的乳糜血,也悄悄地出現在青少年,提醒家長要多關心青少年飲食狀況,不要讓孩子經常食用精緻、高熱量、高油脂等食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