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凱勛沙鹿報導】拜科技發達所賜,很多人都變成了「電視人」、「電腦人」;現今社會非常冷漠,見面寒喧問暖,已經不多了;世風日下,價值觀混淆錯亂,只知追逐名利,而不知重視公德,成為普遍的現象。儘管如此,社會上仍有樂善好施,熱心服務的清流,佛光會林瑤霖督導就是一個典範。
林瑤霖每天一大早就到佛光會海線資源回收場工作,一直做到斗大的汗珠沿著頸部浸濕大半個背,才匆匆回家沖洗,搖身一變為快樂上班族,下班後又到回收場,常常做到披星戴月才回家,一般人或許認為他做得太辛苦了,他卻樂此不疲。
林瑤霖潛心環保,充分利用上班之餘,做資源回收分類,或是將舊電器整修再利用,那怕夏日炎酷,或寒冬凜冽,從不間斷,資源回收所得全數捐獻給佛光山興建佛陀紀念館。
佛教最重布施,林瑤霖布施他的時間、心力,可說是真正的行佛者。林瑤霖現在擔任妙法寺督導委員會秘書長,待人親切,總是笑容滿面,他又多才多藝,具高度服務熱忱,獲得大家敬愛。
林瑤霖是電腦、POP高手,佛光山妙法寺或海線各分會活動,需要文宣海報,都由他製作。他固定於每周六到妙法寺才藝班,指導海報設計,大朋友與小朋友在他純熟的技巧、風趣的談吐指導下,受益良多。
林瑤霖用他的生命、熱情作義工,從他身上能看到「感動」,他不是理論型而是身體力行者,他發心奉獻、服務、勤勞,因而廣結善緣,在這冷漠的社會中種下一顆與人為善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