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昶綜合外電報導】長久以來,科學與信仰對於物種的源起,雙方常各執一詞,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NAS)與醫學院科學家編著《科學、進化和創造論》近日出版,再次引發科學與宗教的爭論。
該書是NAS出版的第三本「進化論」相關書籍,也是美國科學家首次針對常見與宗教信仰的矛盾處發表看法,尤其一般人認為科學與宗教是兩個看似獨立的人類思考模式,實際上卻可以相容且為人接受;科學和宗教是以不同的人類經驗為基礎,前者為對外觀察,後者則相反,「若企圖使科學和宗教對立,將製造出不必要的爭論。每個人無需放棄信仰就可接受進化論。」
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總裁Alan Leshner表示,科學界正與宗教界加強共識合作,愈來愈多宗教界人士似乎比以往更了解科學如何與信仰共存。Leshner認為,真正有問題的是那些只拘泥於文字表面者的觀點。
參與該書寫作小組成員之一同時也是國家科學研究院副主席、進化論生物學者Barbara A. Schaal表示,如今他們想製作一份對學校師長、神職人員易理解的報告。
該書總計四章,另闢一章闡述「創造論」(引用聖經觀點,認為神創造萬物),將「創造論者」描述為「支持超自然能力創造,而拒絕科學發現的人」,重申人們可以相信上帝,但無須拒絕科學,接受進化論並不表示成為「創造論者」。
據二○○六年民調顯示,有五成一的美國成年人接受進化論,二成一認為演化是上帝的旨意,有二成六的人相信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另外四成二完全拒絕進化論,相信人類和其他生物僅按現在樣式存在。另外,有人批評國家科學研究院沒有對進化論的挑戰作出回應,家庭研究協會主席Tony Perkins指出,該書忽略了其他專業同行的看法,尤其曾有七百名博士學位的科學家公開質疑過達爾文的進化論。
儘管長久以來圍繞進化論的爭議,該書的出版特別使美國部分學校的教育單位進行詳細檢查、重新評估科學課程的規畫。批評者也敦促學校調整對進化論的教導,提供學生另類的觀點,讓他們知道有支持和抵觸進化論的正、反兩面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