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啟程 中東火箭歡迎

 |2008.01.10
570觀看次
字級

欲推以、巴兩國方案 留政治遺產 媒體:錯失良機 難依個人目的改變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布希開始為期九天的中東之行,此行目的,一方面為落實去年中東國際會議所達成的和談協議,推動巴勒斯坦建國;另外則是強調「伊朗威脅論」,說服阿拉伯國家集體遏制伊朗,並保障美國的原油通道。布希自己也直言不諱表示,「伊朗依舊是個大威脅」,「我將向中東國家強調,一個暫停核軍事計畫的國家,能夠輕易的重啟。」

約旦河西岸 首度踏上

據白宮發布的行程安排,布希將訪問以色列、巴勒斯坦、科威特、巴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特與埃及。這將是他首次以總統身分訪問以色列,也將是他首次踏上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的土地。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專家喬‧奧爾特曼認為,布希已不再試圖從遠處改變中東,「他現在採用直接且循序漸進的方式處理中東問題,並在會談中對該地區領導人軟硬兼施。」

對於布希的中東之行,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安東尼‧科德斯曼分析說:「他無法主導下任總統的執政,在剩下一年時間裡,能留下的遺產是已經做到的事情,而不是想做的事情。」而布希想讓中東相信,以、巴的「兩國論」確實可行。分析家肯尼思‧波拉克也說:「白宮方面明白,布希最後的政治遺產就是在中東。」

基地不歡迎 揚言暗殺

但當地時局依舊渺茫,巴勒斯坦未必能建國,各國未必會隨美國起舞對抗伊朗,基地組織更直接表明「布希的訪問是不受歡迎的」,並將有「暗殺」行動。發言人加達恩還掏出自己的美國護照,當著攝影機撕碎後說:「不用太激動,我不再需要它。」

以色列《國土報》報導,八日早晨,有兩枚火箭落在以色列北部加利利湖西邊的城市什洛米;分析家就認為,「這就是真主黨用特殊的方式『歡迎』布希的來訪。」而同日美國第五艦隊司令部證實,三艘美國軍艦遭到五艘伊朗快艇挑釁,阿拉伯媒體直言,伊朗在布希出訪前在軍事上「來一手」,正代表伊朗絕不屈服的立場。

中東問題專家布魯斯‧里德爾認為,布希其實很難讓阿拉伯盟友公開表示支持美國,因為「許多阿拉伯國家會選擇與伊朗和解,而非對抗。」而布希總統生涯裡好戰的不良紀錄,早就嚴重破壞中東人對美國的看法。

政治氣候差 媒體悲觀

中東媒體對布希的來訪,有期待也有祝福,但基本上不甚樂觀。埃及《金字塔報》發表的「布希中東行沒有任何新意」一文,認為這是一次「晚到的訪問」,布希恐怕已錯失最佳時機,中東形勢不可能按照布希個人的意願而改觀。

約旦《憲章報》八日發表社論「檢查布希正確道路的機會」,認為布希的訪問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中東的政治氣候來決定的」,要把「政治氣候」弄得合適談判,布希得實現中東和談會議上的承諾,唯有這樣,以巴和談才有希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