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冰天雪地的南極總讓人覺得沒有生命存在,但哥倫比亞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卻認為,南極是有生命存在的。美國太空總署NASA衛星影像資料顯示,南極擁有數個「湖區」,其礦化作用相當明顯,而礦化作用的發生必定與微生物有關,因此專家判定南極可能是一個豐饒生物活動的「生命綠洲」。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物理學家斯塔丁格說:「事實上,南極的冰下水系統相當龐大,其面積與美國相差無幾,堪稱全球最大的湖域。那裡很可能存在一個完整的、全新世界,但十年前這對人類而言是難以想像的。」
南極湖泊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們在三千萬至三千五百萬年漫長歲月裡,完全與世界隔絕。盡管如此,因為有來自陸地深層的熱量,這代表數十萬年來南極與其它大陸一樣,南極冰蓋下的生命體仍在不斷發展進化。
之前研究人員在南極附近的海域中發現新物種,如生活在海底的食肉類海綿,它們靠很小的骨針來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目前,學者們尚難對南極的河流和湖泊數量作出精確統計。最新的數據是湖泊有一百四十五個,它們都位於四千公尺深的地底。
研究者認為,南極其實就是一塊被厚厚冰層所覆蓋的大陸,冰蓋妨礙人們對南極的了解。但全球暖化,溫度較高的冰下湖泊開始從底部侵蝕冰川,這也加速南極的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