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2008 我當家》系列/人文篇 文化是立國的根基

 |2008.01.02
882觀看次
字級

「為何文化很重要」,這是哈佛大學兩位世界知名學者哈瑞森與杭亭頓聯合編著的一本書,非常轟動,書中邀請了世界極富盛名的作者一起來探討這個重要的課題。

書中開宗明義指出,時至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仍區隔為富有的少數及貧窮的多數,仍有享受自由與遭受壓迫的分野。即使富裕的民主社會,貧富差距也依舊存在。對社會發展不均的傳統解釋,如帝國主義、依賴理論和民族主義等已不適用,愈來愈多論者認為,國與國間、不同民族間的發展差距主要源於他們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是這些價值觀左右了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這本書明白的指出,文化將是二十一世紀主流,尤其是文化價值觀與態度的轉變對那些想要迎頭趕上的發展中國家,是極重要的基石,而文化價值觀必將左右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為什麼文化會有如此重大的影響力?這本書第十二章的作者施偉德說:「文化是具有真、善、美效能的概念,這些概念是承襲社會及源自習俗,這些概念構成人類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真正構成不同生活方式的不是科技,科技只是器用層次的工具,文化才是決定心靈層次的深度。

被譽為台灣「經濟建築師」與「科技之父」的孫運璿與李國鼎兩位先生,在晚年都明白文化比經濟與科技建設更重要。孫運璿臨終前,仍念念不忘兩件事,一是對孫夫人的不捨,一是對文化建設的關懷,孫運璿看到社會亂象頻生,他總會搖頭自責:「當年我不應該只搞硬體建設,沒有弄好文化建設。」所以他每次接見文化界人士時,都一再道歉。李國鼎看到富裕民主後的台灣道德墮落,明白心靈的重建與重整才是最重要的,於是全力投入宏揚「第六倫」的工作。

所以,心中只有股票指數而沒有文化指數的社會,是沙漠中的海市蜃樓,文化沙漠中皆是饑渴的心靈;政治人物心中只有勝選企圖而沒有文化藍圖的國家,是沒有基石的空中樓閣,樓閣裡皆是失去方向而迷途的政客。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和經濟學教授蘭德斯《國富國窮》一書中的基本思想是:「文化乃決定經濟取勝的支配因素」。

台灣民主政治一路走來與文化漸行漸遠,百姓很難從政治人物言行得到典範,或從大眾媒體得到充分人文洗禮。新的一年開始,新的一年的民主實踐—選舉,對台灣的每個自我都至關重要。回顧台灣奇蹟的創造路程,放眼國際先知的理念指引,讓我們從經驗學到教訓,並做出正確的選擇,以文化修復受傷的社會,惠澤子孫後代。(之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