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癌症已多年為十大死因首位,癌症治療多數需進行放療、化療,避免腫瘤擴大或轉移,但往往造成多種副作用,然中醫有許多藥草,可以調節身體氣血,增加身體抵抗力,降低不適,甚至避免腫瘤復發。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楊素卿說,中醫治療癌症是以病患整體作綜合考量,對病人身體的臟腑功能、陰陽氣血整體調節,使陰陽平衡重新恢復正常,從而防止癌細胞繼續腫大和轉移。
楊素卿說,放療、化療的毒副作用很大,這時需中藥配合調理,中藥不僅能減輕放化療的各種毒副反應,且可達到輔助治療功效。
尤其是癌症好發於中老年人,有些老年人體質衰弱更需要中藥,以幫助元氣恢復提高免疫力,又可維護脾胃的消化機能,改善放化療所產生種種不良反應。
她說,中醫認為正氣不足是癌症形成的根本原因,中醫治療腫瘤一方面從扶正、袪瘀、化痰、解毒等治標方面下手,另一方面從補肝腎、穩定情緒來固本。
例如以北耆、黨參、白朮、枸杞子、女真子、補骨脂、雞血藤等煮水當茶喝,能調整貧血、脾胃功能不佳。
羅漢果半個、加上沙參十公克煮水當茶飲,可治療咽痛音啞、咳嗽、便秘。另將黑豆三十克、綠豆三十克、金銀花十五克、甘草十克加水煮當茶飲,可清熱解毒。
另外,也有多種中藥可以使氣血充足、袪瘀血消腫瘤、滋補肝腎提升免疫力等。
對於許多癌症病患在治療過程中,心情不佳,抑鬱悲觀,憂愁恐懼,無法睡覺,導致身體免疫系統功能下降,進而影嚮疾病的治療,中藥也有藥材可穩定病人情緒,例如加味逍遙散、甘麥大棗湯、疏肝散等,可幫助癌症患者順利度過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