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竹
幼年時,小巷是一條漫長的等待。身為么兒的我,總是一人在庭院裡,無聊的與牆頭上路過的貓咪說話、撿拾飄落在地上的竹葉、觀察著路過巷口的街坊鄰居。這樣的時光流逝得極慢,彷彿眼中所見的盡是慢動作播放,直到巷口由遠至近傳來兩位哥哥的放學談笑聲、爸爸的摩托車聲,一切才恢復為正常速度進行。幼年的我,等待始於巷口,也止於巷口。
童年時,小巷是與玩伴的遊樂場。騎著單車的哥哥總是快速的騎過窄小的巷弄,完全不等待追在後面早已氣喘吁吁的我。我只好轉向住在巷子中的同班同學,等待她寫完功課,然後我們牽著手,一起在巷子中尋覓扮家家的「道具」,燈籠草的果實、天人菊的花瓣、狗尾……一年四季在巷子中所等待的,不只是玩伴,更是急於長大的氣息。
而立之年,小巷是趕時間的「祕境」。騎著機車穿梭其中,閃避漫長的紅綠燈、尋找與直線最接近的腦中路徑,只為了節省些許時間,可以早點完成日常生活。唯一會停下等待的,又是在巷口,左右張望著過往人車,在等待中,竟覺得這條巷弄無限的延長,吞噬著我永遠都不夠的時間。
未來的我,是否會繼續在巷口等待呢?這個答案,還是需要等待來解鎖。但是也許,窗口那對總是牽著手,緩緩漫步在巷口的白髮伉儷,是未來最璀璨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