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印合作立方衛星將於明年1月發射。圖/國家太空中心官網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NSPO)對於台灣與印度的太空研究合作前景表示樂觀,並透露由台、印及多所國際高等學府合作發展的「立方衛星」預定於明年1月中發射。
國研院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近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由國立中央大學在「國際研究與教學人造衛星計畫」(INSPIRE)之下研發的立方衛星INSPIRESat-1將在近期發射。
該衛星是重量僅8.6公斤的低地球軌道衛星,主要任務為觀測地球電離層及太空氣象,暫定明年1月中由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的載具送上太空。
參與INSPIRE的研究單位除了中央大學,還包括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UCB)、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印度太空科學研究所(IIST)等。
印度太空部月初也發布新聞稿指出,願與外國合作進行太空研究及成立交流平台。
吳宗信對於台印度在太空研究方面的合作前景表示樂觀,並指出台灣政府正持續推動衛星、探空火箭和小型衛星運載火箭,及私營部門商業太空服務方面的創新設計和製造能力,特別的還有近年新興的低軌衛星通訊產業。
由於印度已建立500家太空廠家,可以幫助台灣發展新太空經濟,而台灣強項是半導體晶片、資通訊技術、遙測影像及氣象技術應用、影像辨識與資料分析、數值氣象預報,「雙方深化太空合作,相當具有前景」。
而印度早在1980自製火箭,成功發射衛星,是全球少數具有獨立衛星發射能力的國家,新德里目前打算把政府發射設施及發射載具逐步透過技術轉移釋放給民間,由民間進行發射及衛星操控的活動,但是印度民間產業欠缺航太複合材料、電機電子電機械(EEE)零組件、半導體及資通訊高科技技術,這些缺口都要由台灣填補。
吳宗信希望雙方太空機構能在明年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協助台灣廠商進軍印度新太空產業發展,共同在全球新太空生態系統裡扮演重要角色。
駐印度代表處科技組長王金燦表示,台灣與印度在太空領域目前尚無官方交流渠道,但太空學術方面已有互動平台,印度主辦的太空博覽會和台灣NSPO的國際太空探索研討會(iCASE 2021)雙方都會互相派員參加。
此外,雙方高等學府也有密切合作,如即將發射的INSPIRESat-1立方衛星,是由中央大學和IIST合作;國立中正大學也在科技部經費支持下,在印度理工學院羅帕爾分校(IIT-Ropar)共同成立人工智慧海外科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