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鄧淑燕吉隆坡報導】新加坡佛光山、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十一日聯合舉辦「信仰與傳承──第六屆人間佛教研究青年論壇」,各地學者、出家眾等七十五人相會雲端,為佛教界和學術界帶來意義深遠的啟發。
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馬來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Thirunaukarusu A/L Subramanian副教授、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榮譽教授程恭讓教授、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潘碧華副教授、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顧問有燈法師、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鄭庭河博士,以及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尼泊爾和菲律賓等地學者共襄盛舉。
論壇分為中英文的學術組和藝文組。學術組議題是「新冠疫病新常態與人間佛教的實踐」和「佛教在東南亞的發展」。藝文組文學作品則圍繞「信仰與傳承」,包括佛教散文、新詩、報告文學、閱讀心得等。
主題論壇邀請妙光法師、程恭讓教授引經據典,談論疫情下人間佛教的發展。妙光法師說明,所有的佛教文化都遵循佛陀本意——尋找解脫之道,而共同的善念將創造和平世界。程恭讓表示,人類在短時間內控制疫情,證明物質和精神文明的意義與進步,凸顯佛教致力讓人解脫和覺悟。
此次論壇共發表三篇中文學術組、四篇中文藝文組和三篇英文學術組、二篇英文藝文組。內容多元豐富,包括佛教宗派討論、刊物討論、環保議題、佛理實踐等。發表後,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謝明達、瑪拉工藝大學玻璃市分院中文組高級講師劉雅琳、聖卡洛斯大學哲學系Maje Purino副教授等專家,個別給予回應,讓與會者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