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姵熒
新北市林口區康橋國小六年五班
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節日,但大部分都是以人類為主。我常在街上和新聞中,看見許多動物無家可歸而待在收容所,甚至因數量太多而生病死亡,也看見很多流浪動物在街上挨餓受苦,瘦到連身上的骨頭都看得一清二楚,還看見許多人因為對動物的知識不足,飼養方式不對,而讓動物受苦。如果可以設計一個節日,我覺得應該設一個「動物節」。
以我自己對動物的觀察而言,有次,我在路口轉角看見兩隻相依為命的貓,一隻在機車下休息,另一隻在路邊攤的推車旁睡覺。在牠們睡得正香甜時,卻有一輛重機車打破牠們的美夢,其中一隻小黃貓被嚇得到處亂竄,過馬路時,差一點就被車子壓到,真是驚險萬分。
因此,我認為「動物節」是重要的。那麼,那天該做什麼呢?或許,我們可以將這個節日設定在某個月的最後一天,我們可以去流浪動物之家,提供不同食物、乾淨的水,幫助動物度過難關,行有餘力的人,甚至能收養牠們。若是不去收容所,也可將飲用水或食物,放置在流浪動物常聚集或是居住的地方,但要記得乾淨餵食,將環境整理好。此外,義工們也可以去各個店家,宣導動物保育的相關知識,讓大家更了解牠們。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節日,相信透過各種活動,不僅可以增進人們對於動物的正確觀念,一定也會讓大家更友善的對待動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