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闊天空】 初冬的中國東北之旅

文/Rita |2021.12.04
1341觀看次
字級
大帥府前的少帥雕像。圖/Rita
瀋陽故宮前的留影。圖/Rita
瀋陽故宮崇政殿。圖/Rita
位於哈爾濱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圖/Rita

文/Rita

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狹義指現今的黑龍江、吉林、遼寧這三省所組成的「東三省」,廣義上概括到內蒙古的東部地區,也就是歷史課本所提到的「關外」。

這兒是滿族的發祥地,大清帝國認為此處是滿洲人的「龍興之地」而強加管制,以防滿人被漢化,禁止漢人前往開墾,直到19世紀的黃河下游水旱層出不窮,餓殍遍野,讓關內農民興起「闖關東」的念頭。

在當時朝廷默許下,大批災民湧入東北開墾,至民國初年,在奉系軍閥的統治之下,為促進農業與工業發展,不斷地修建鐵路,當時,移入的漢人數量遠超於滿蒙兩族,也扭轉此地長期衰落的態勢,轉變為富饒向好之地。

■遺存建築充滿日式風

踏上這片擁有肥沃黑土的大地,頭一個選擇拜訪的城市是長春,目前是吉林省的省會,在偽滿洲國時期叫做「新京」。一下飛機,陣陣寒意撲面而來,人們紛紛套上厚重的外套,穿戴毛帽、手套,好在大客車裡皆有暖氣,暫時緩解寒風刺骨的不適。

隨著車子駛入市區,映入眼簾的是日式建築樓房,感覺跟在台灣遺存的日治建築相似,要不是耳朵被東北話圍繞著,會以為自己回到故鄉了。放眼細細品味,能感受到80多年前,這裡必定是座繁華絢麗又高度文明的大城市,只是如今已不復見過往的輝煌,讓人不免唏噓感慨。

長春曾是滿洲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當然不能錯過「偽滿皇宮博物院」。這是中國現存的3大宮廷遺址之一,為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扶植魁儡政權而建立的。

■日月潭的異鄉姊妹潭

偽滿皇宮內部裝修及建築外觀,融合中、日、歐等3種風格,雖然室內的陳設豪華又講究,仍藏不住主人溥儀的壓抑與無奈──復國大業的美夢,化為一場可笑的鬧劇,想要一展抱負的雄心,卻淪為聽日本人擺布的君主,想必當時的溥儀是相當懊悔吧。

不知當時鬱悶的溥儀,有否常到近郊的淨月潭散心。淨月潭與台灣的日月潭為姊妹潭,有著相似的歷史背景──由日本人主持建造,成為供應當地民生用水的水庫,因水面呈彎月狀而得名,周邊種植一大片人工林海,堪稱「亞洲第一大人工森林」。

遊歷當下看不見銀波蕩漾,而是整座湖被冰封了,對於成長於熱帶海島的我,有著另一種美感及震撼,告示牌明寫「禁止在湖面上行走」,可惜無法見到「輕功水上飄」,不過這一幕北國風光,依然令人難忘。

■漫步亞洲最長步行街

乘坐高鐵向北行,到了中俄混血的哈爾濱,立刻走訪中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中央大街,這裡,是目前亞洲最長的步行街,我在大陸工作多年,到過不少內地的城市,個人認為,這裡是內地最有特色的一條,讓人忍不住想在不同季節都來逛一逛。

中央大街融合了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等概念,街道兩旁的建築,體現了西方藝術的菁華,使這裡形成了一條藝術長廊,極具歐陸風情,彷彿置身於歐洲的街頭。

不遠處的聖索菲亞教堂,為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教堂,當吃著一根馬迭爾的冰棍兒(東北話的冰棒),看著對街的教堂,雖可惜沒有雪花陪襯,內心仍充滿北歐童話故事的想像。

■穿越大帥府的前朝夢

搭著高鐵往南到大清皇帝的老家──瀋陽,以為這次東北行,似乎要與下雪天錯過了,沒想到在快要告別的最後一天,醒來便看見窗外白雪輕飄飄地落下。

當身處瀋陽故宮時,讓人有種穿越回清朝的錯覺,運籌帷幄的皇太極、戰戰競競的文武百官、雍容華貴的後宮嬪妃、忙進忙出的太監宮女、後花園玩耍的皇子公主,所有的一景一物,在雪天的助力下,變得活靈活現……

而距故宮不遠的大帥府,彷彿時光倒流回到民國時期,窺探近代東北傳奇人物──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生活起居、辦公環境、接待賓客,各房姨太太及千金小姐的閒情雅致,所有的一花一木,在白雪的點綴下,讓人身歷其境。

■常民小吃的家鄉懷想

透過內部展設的舊時照片,在漫漫幽禁歲月裡,磨滅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少帥,我猜想他也很難預料到,在冰天雪地中出生的他,後半生達半世紀,竟是在千里之外的亞熱帶小島上度過餘生吧。

來到東北遊玩,沒有忘記品嘗道地的餃子、餡餅、酸菜鍋,也確定如今台灣的家鄉風味,早已改造得有些出入了。內心不由得感念,那群跟著國民黨撤退到台灣的東北老兵,將家鄉味的好手藝,傳遞到遠隔重洋的寶島,他們透過製作佳餚展現思鄉之情,也使我們藉由美食認識了遙遠的東北,因而讓人起心動念地拾起行囊,邁開腳步去親近認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