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南非發現的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美洲、歐洲和亞洲都已現蹤,國人應如何因應。專家表示,新冠病毒會不斷突變,但毒性卻會逐漸降低,「新冠病毒不會流感化,而是感冒化」,一旦死亡率低於或等於流感的千分之一時,人類就可以和新冠病毒和平共存,但何時會達到與病毒共存的目標,現在還不知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苗諮詢小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說,Omicron變異株較有穿透性感染(突破性感染),依南非資料顯示,染疫患者均為輕症,Delta變異株也是如此,當時英國監測感染Delta的患者,比較容易流鼻水,但咳嗽少,主要是Delta變異株比較會侵犯上呼吸道,較不會侵犯下呼吸道。
李秉穎說,當染疫症狀輕微,顯示病毒漸漸與人類和平共存,這是一個過程,因此對病毒變異不要太恐慌,保持平常心,維持戴口罩、勤洗手、不摸眼鼻口,以有效預防傳染,雖然打疫苗無法百分之百預防社區感染,但是若出現社區感染時,可以降低染疫風險。
圖/法新社
外界認為,Omicron變異株流行,可以加速新冠病毒流感化。李秉穎說,不知道這過程還要多久,但「新冠病毒不會流感化,而是感冒化」,為預防流感,每年還是要接種疫苗,主因是流感病毒會不斷突變,突變後病毒還是滿強的。
李秉穎預期,新冠病毒會不斷突變,但毒性會逐漸降低,一旦死亡率低於或等於流感的千分之一時,人類就可和新冠病毒和平共存,但何時會達到與病毒共存的目標,現在還不知道,而治療藥物是減少疫情傷亡,不是為控制疫情,因此接種疫苗還是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