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市居士》佛雕家朱義成 創作台灣百善

記者高燈立專訪 |2007.11.21
1295觀看次
字級

走訪全台鍛鍊技藝 感動佛教的美好而皈依 領悟心經觀自在 成就動人作品

出身窮苦人家、只有小學畢業的佛像雕塑藝術家朱義成,為鍛鍊技藝曾參訪台灣各地寺廟學習,還領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精義「觀自在」,找到既深且廣的創作泉源。

一九六二年朱義成在高屏溪畔出生,他的父親以做零工維持全家生計,五個兄弟姊妹食指浩繁,七歲時父親就往生了,老么的他念小學就跟著兄姊四處撿破爛。小學一畢業,母親問他要去做黑手,還是去佛像店當學徒,他說「要做佛像」,就這樣開啟與佛的因緣。

回想學藝期間,朱義成說他和另一位夥伴派到雲林斗六湖山巖(今湖山寺)承包佛像的製作,當時在寺裡工作、生活,「好像出家了一樣」,感受到佛教的美好帶給心靈的淨滌,「天天自然心生喜悅」。

為讓功夫更精進,朱義成參學過周鎮樹、鄭瀛洲等名師,退伍後與設計師謝永清共同完成台中縣護國清涼寺的大悲殿觀世音菩薩像。由於觀音像設計高二十一尺,朱義成首次突破以往的格局,深以為傲,也因為這個因緣而在當時護國清涼寺住持煮雲法師主持下皈依佛教。

成為佛教徒後,朱義成屢從書上看到敦煌、龍門等石窟的造像,感受到前人對佛的崇敬與雕塑工藝的精深,以此鞭策自己不斷努力學習,三十五歲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為他舉辦首次個展,同年並獲得文建會第四屆「民族工藝獎」榮譽。

一路走來,朱義成對佛有著深刻的體悟,「了解佛的精神,就成為佛的化身」,他以佛心、圓滿的終極目標,而創作出感動人的作品。

「時時刻刻回歸生命本質的真善,生命中就會有了美。」他認為,宗教的「宗」字,就是生命本質的根本,「教」即回歸真與善。

佛光山佛光緣美術總館已邀請朱義成返鄉舉辦作品展,但朱義成求好心切,希望延後兩年,屆時將以台灣一百位好人為對象,創作「即心即佛」的作品供養大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