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部落格》鄉野茶亭 今多頹敗

彭日鏡 |2007.11.19
420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彭日鏡新竹報導】農業時期,鄉間可見一座座簡陋的茶亭,除了供路人歇腳外,還有善心人士「奉茶」解渴,充分表現古早人的純樸及樂善好施的美德。隨時代變遷,如今茶亭一座座荒蕪而相繼倒塌,文化財已成歷史陳跡,十分可惜。

文史工作者黃榮洛說,台灣光復初期,交通不便,民眾外出全靠兩隻腳,半途走累了需要歇腳休息,茶亭應運而生。

茶亭的造型多為四角亭,以土、磚、竹木所造,屋頂有瓦、茅草。大部分建造在交通要衝、十字路口、大樹下,視野佳、風景美的地方,茶亭內三面有板凳,以石板、木板或竹條為材,供路人歇息。

黃榮洛指出,茶亭入口處則擺放有茶桶或甕缸,旁邊則有陶製茶碗、木杓或竹杓,裡面則裝滿茶水,茶水則是附近善心人士所提供,也有發願施茶,免費供應給過往民眾、肩荷、挑夫等人飲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