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人間佛教座談會」於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展開,以英語線上進行,發表人均為學界及各領域專業人士。
圖/南天寺提供
文/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及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合辦的「第八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六至八日於南天大學舉行。這是「人間佛教座談會」首次移師西方國家,六個國家地區的二十三位學者,從各自專業領域探討「人間佛教對現代危機的回應」,吸引二十八個國家地區、兩千四百九十七人次線上參與。
座談會安排綜合座談、一場主題講演、六場英文論壇和基調對談。除了英語專場,其他全程中文同步口譯。精采的演講,智慧的對談,帶給參與者深刻啟發,強力推動人間佛教思想在澳洲擴大,漸次影響西方社會。
開幕典禮特以澳洲傳統「承認原住民國家儀式」(Acknowledgement of Country)進行,邀請澳洲原住民Gawaian Bodkin-Andrews代表講述祖先傳承的故事,期勉大家永保純正的心。這個儀式象徵對所處的國家、人民和水源的尊重,被澳洲人視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深具本土特色。
另一亮點是邀請「臥龍崗社區合唱團」獻唱人間音緣〈和諧〉。這個合唱團二○○一年成立,目的是凝聚社區內不同年齡、文化背景及熱愛音樂的女性,以音聲為大眾服務,在各慈善活動都能聽見她們的歌聲。合唱團音樂總監Janette Green分享,在全球受疫情影響下,〈和諧〉表達的意涵能讓大眾重拾信心,是現今社會需要的。
多元角度探討
人間佛教安樂之道
座談會從人間佛教的立場回應現代社會危機,共分為六大子題論壇:創建包容性社會、邁向未來的人間性社會──複雜體系中之自我挑戰、借鑑澳洲應對當代危機的經驗、重新評估當代的佛教適應、尋求健康幸福的人間之道,以及化慈悲為行動,從多元角度探討人間佛教安樂之道。這些視角緊密切合當前全球關注議題,激發人們反思人間佛教與現代社會、個人信仰與多元文化、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等,不同關係之間的互動與融和,為人類應對現代危機提供智慧的借鑑。
星雲大師二○一四年於佛光山總本山舉辦首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為各界專家人士打造研究、交流人間佛教的資源平台。今年開幕式與閉幕式,星雲大師開示緣起法,強調任何事都需要眾多條件共同成就,人人要愛護生命、廣結善緣。
南天大學校長Denise Kirkpatrick表示,疫情危機緊迫,座談會主題相當關鍵。佛光山大洋洲總住持滿可法師建議回歸與人間佛教相關的價值觀。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則說,危機來自共同行為,消弭須尊重與包容。
學習放下執著
危機成為逆增上緣
基調對談聚焦「不該浪費的良機──重整被打亂的生活」,國際佛學泰斗、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名譽教授蘭卡斯特(Lewis Lancaster)教授,以及榮獲澳洲官佐勳章的心理學家麥凱(Hugh Mackay)榮譽博士,領眾在疫情與氣候變遷等全球危機中,建立更具人間性的未來。
「危機是老師,能教我們學習放下執著。」麥凱博士強調,人們的善良與慈悲,會讓危機成為逆增上緣。他也說明,人類須相互依靠,否則難以生存,故應尊重每個人、關心孤獨的族群。蘭卡斯特教授以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反思新冠疫情,認為人們應重新規畫生活模式,並且記取教訓,要攜手解決危機,「改變並非一蹴可成,須從小處按部就班著手」。
論壇發表人從佛法及專業角度探討,強調慈悲與深度傾聽的重要性;主題涉及廣泛領域,將科學、人工智慧、經濟、教育等範疇與人間佛教連結進行研討。強調人類一體,和其他物種及大自然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應共生共榮。應對危機,人間佛教認為慈悲心是全人類應共同守護的人文價值。
閉幕式上,大會播放星雲大師〈為自然生態祈願文〉,親切的音聲傳遞出慈悲祝願,為座談會畫下圓滿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