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芝加哥電】即使至親的家族成員,對疾病的反應也各不相同,為何如此?「科學雜誌」十五日刊出一項報告指出,有一種過程導致一些人的基因染色體隨機性「沉默」,或許能夠提出解答;而此一基因沉默情形可能比醫界想像的更為常見。
多數人的基因攜帶的染色體是成雙成對的,它們分別來自父親與母親的遺傳,通常複製與父母相似的特徵。但有一種稱為「隨機性單獨對偶基因表現」的過程,導致單一個細胞鈍化,或者將來自父母親其中一方的非性別染色體給關閉起來。
醫學界一向認為,這種現象只發生在一些與免疫系統或神經系統有關的基因。但哈佛大學醫學院針對這類基因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這種基因現象比原先所想的更為普遍,在四千個基因中,約有百分之十比率被檢驗出屬於「沉默」的基因。
這種沒有作用的DNA,涉及管理一些不同型態的基因,其中包括管理「澱粉樣蛋白前驅蛋白」基因碼;而澱粉樣蛋白正是阿茲海默症致病的開端。
這項發現可以解釋,何以一些家族成員比其他人更為敏感容易染病,何以他們對藥物治療反應不同。對研究人員而言,這種情況長久以來一直都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