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六屆締約方大會」(COP26)自揭幕以來已進行六天議程,英國專家觀察分析,第一周最重要的宣示是超過四十國承諾將淘汰燃煤發電,二十國同意不再提供融資開發燃煤,但具體作法仍待觀察。
熟悉能源政策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資深研究員德拉蒙德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過去一周亮點包括印度總理莫迪宣示二○七○年要達成淨零碳排、二○三○年要將再生能源占比增加至百分之五十。他認為,印度宣示二○七○年淨零碳排很令人驚訝,雖然被批評時間太慢,但仍是頗具企圖心的目標,「畢竟印度是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未來幾年的能源需求一定節節高升」,要達成淨零碳排充滿挑戰,且勢必得依靠國際社會的「氣候金融」來挹注資金,才有辦法實現目標。
童貝里:峰會失敗 淪漂綠節日
德拉蒙德指出,COP 26首周最重要的宣示是關於燃煤的短期目標,例如超過二十國已同意不再使用公眾資金,去為新的燃煤開發計畫提供融資。此外,超過四十個煤炭使用國承諾,要在二○三○至二○四○年逐步淘汰燃煤發電。不過,全球主要煤炭消費國如美國、中國與印度並未簽署協議,為這項承諾增添挑戰。
另方面,英國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六日料將出現多達五萬人連續第二天舉行抗議活動。環保人士批評,氣候峰會在解決全球暖化問題方面行動不夠迫切。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五日指稱,氣候峰會是場「失敗」的會議。她說,COP26會議「就如往常般是為期兩周慶祝活動,以及等等廢話」。童貝里向群眾表示:「這不再是一場氣候會議。現在已成全球漂綠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