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民主黨為挽救拜登政府搖搖欲墜的國內施政,五日趕緊安排表決三兆美元基建包裹法案,《華盛頓郵報》報導,五日晚先通過其中約一點二兆美元的基建支出,用以改善美國道路、橋梁、管路、港口和網際網路連接。另外約二兆美元,用以改革健保、教育、移民、氣候和稅制等社福法案,將再協商。
基建法案最後以二百二十八票對二百零六票通過,代表拜登兩大經濟議程裡第一部分終於敲定,並待總統拜登簽署後生效。法案通過後得以向全美五十州注入資金升級基建硬體,這是拜登二○二○年競選承諾之一。而這同時也是民主黨繼年初紓困案之後,又一大勝利,預計實施後將提升商品運輸效率,緩解供應鏈危機。
拜登形容法案獲通過,是國家向前邁出的「里程碑一步」,後人回顧歷史時都會知道這一刻是美國勝出二十一世紀經濟競爭的時候。
基建先?社福先? 兩派拔河
民主黨原本希望五日能一口氣通過基建法案及另一個約二兆美元、用以改革健保、教育、移民、氣候和稅制的社會福利法案,沒想到一開始黨內就為二兆美元這塊社福法案陷入激辯,進步派渴望擴大軟體與社福方面支出,溫和派則始終質疑這對財政的衝擊。
眾議院一些民主黨人認為,除非能在二○二二年國會期中選舉前兌現更多競選承諾,否則目前在眾院的微幅多數優勢恐不保。
法新社報導,黨內耗費數小時百般討論仍無共識,始終未能整合彼此立場矛盾的進步派和溫和派,讓民主黨內領袖憂心總統拜登雙管齊下的國內施政立法瀕臨瓦解。
為免治絲益棼,眾議院民主黨第二號人物、多數黨領袖霍耶爾(Steny Hoyer),宣布,五日深夜表決參議院所通過一點二兆美元基建法案,盼打破僵局。
通過基建支出法案可讓拜登稍微喘口氣。由於疫情、通膨問題嚴重,他的支持率大幅下降,民主黨日前也輸掉重要的維吉尼亞州州長選舉。
除向參議院提交一份規模更大的社福法案,眾議院民主黨的領導階層也盼一點二兆美元基建這塊能趕快通過,以為美國國內幾十年來道路、橋梁與管路做最大升級。
《華爾街日報》指出,為避免進步派與溫和派僵持不下拖累法案進程,拜登兩頭相勸,既遊說進步派支持硬體基建法案,也敦促溫和派表明會公開支持進步派念茲在茲的教育、健保和氣候立法。
學者:政府應助台廠爭取商機
五名溫和派成員五日晚發表聲明,以法案在國會預算辦公室得到滿分、與行政部門的成本預估吻合為由,承諾支持社福支出法案,讓僵局有解。
美國眾議院五日通過基礎建設法案,可望衍生龐大商機。台經院所長譚瑾瑜表示,美國基建案中的5G建設與電動車,將帶動台廠擅長的材料、半導體等項目需求;如今台美關係良好,政府應協助廠商爭取此難得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