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比瑞亞內戰14年,是非洲最殘酷的戰爭之一;死傷多少其實「不足為奇」,讓人不忍聽聞的是:七成女性曾遭性侵害!2003年停戰,聯合國派軍進駐。看起來一切美好,似乎從此將「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
但…太多故事在哭泣。
賴比瑞亞的戰爭與和平,意義非比尋常。它建國於1847年,是非洲最早的共和國,更是「美國黑奴回到非洲建立的國家」,典章制度均取法自美國,國名Liberia意即「自由的土地」。走在首都蒙羅維亞街頭,有點紐約哈林區味道,但市容骯髒、凌亂。長年戰亂使它完全不像美國,也沒有「美國口音」,而是很難聽懂的「賴比瑞亞英文」。
過去30年各國在戰爭或衝突後的重建,真相和解委員會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全球28國已成立34個委員會。「人們對它的期望很高,」賴比瑞亞真相委員會去年六月成立,主席維迪爾表示:「社會遍體鱗傷,委員會適時降低人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感。」
然而,內戰落幕四年,賴比瑞亞首都依舊殘破,基礎建設、水電闕如,司法制度形同虛設。維和部隊到處設下路障,勉強維持和平。聯合國在賴比瑞亞駐軍1.5萬人,是歷來規模最大。
真相委員會到各地採集證詞,錄下逾5000件部族屠殺、強暴等證言,料不到的是,曾被當成和平天使的維和部隊,被控以食物與無家可歸的女孩進行性交易。
聯合國人員若涉及娼妓、剝削和性侵害,將立即免職,遣送回國起訴。但維和部隊發言人表示:「賴比瑞亞經濟蕭條,使外來者和當地人的關係都被看成是強迫性的。」他希望這不會改變賴比瑞亞人對聯合國的看法:「極少數人的不當行為,玷污聯合國帶來和平的工作,將是一個悲劇。」
蘇丹政府原就反對聯合國駐軍,自此積極蒐集證據。但聯合國駐蘇丹的英籍官員埃利里說:「我們查過,所有指控都沒有證據。蘇丹是非洲最落後的國家,文盲佔九成,對聯合國的任務存在許多誤解。」不過他承認:「許多國家派兵參加維和部隊,總會有害群之馬。」
維和部隊來自112國,出兵最多的前三國是:巴基斯坦(9790人)、孟加拉(9655人)、印度(9276人)。出資最多的前三國是:美國(27%)、日本(19%)、德國(9%)。
聯合國維和部隊 前十大出兵國
聯合國維和部隊 前十大出資國
聯合國派駐全球的維和部隊,上次人數高峰是1993年的七萬八千人,大部分用在巴爾幹半島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去年底超過八萬人,創新紀錄。聯合國強調:「這反映了國際社會對維和部隊的信賴與肯定。」
但對賴比瑞亞來說,可不是這樣。七成女性在內戰期間遭欺凌,維和部隊又不可信,賴比瑞亞不容再有差池。聯合國除了嚴格管理維和部隊,更亟思突破。今年1月30日,首支女子維和部隊103名成員,從印度抵達賴比瑞亞,駐紮六個月。
印度長期為維和任務出力,去年9月在聯合國授意下,籌建第一支女子維和部隊,選出23歲到40歲的菁英,至少都在印度中央警察部隊服役5年,甚至曾在最危險的克什米爾、阿薩姆等地執行任務。
印度女警在賴比瑞亞受到歡迎,「我們希望讓婦女兒童感覺更有親和力。」她們的裝備比普通警察完善,負責保護聯合國官員和民事警察,控制騷亂。
事實上,賴比瑞亞內戰結束後,2005年11月舉行大選,就選出非洲第一位女總統,形象強悍、號稱「非洲鐵娘子」的埃倫‧約翰遜—瑟利夫。去年1月16日就職時,她宣布:「在歷史進程中,今天是新的開始,象徵我國和所有非洲婦女時代的來臨。」
瑟利夫任命新的警察部隊總監,也是女性。而印度女警的任務之一,是協助訓練賴比瑞亞女警。賴比瑞亞原有1240名警察,其中僅42人是女性。聯合國駐賴比瑞亞警察司令阿爾哈桑認為,這支娘子軍的到來,將激勵更多賴比瑞亞婦女加入國家警察部隊。
印度女警的後勤補給,由男性員工負責。總之,女性當家,槍桿子握在女性手裡。賴比瑞亞婦女的新時代,在眾人祝福、期盼中展開,但願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