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文化融合幼兒課程 了解先民歷史脈絡

曾博群 |2021.11.01
1765觀看次
字級
搭配手做紙盤年獸藝術課程感受節慶氛圍。圖/苗栗縣福星非營利幼兒園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國教署今日表示,節慶時幼兒園安排各種豐富節日活動,幼兒雖生活在現今的文化脈絡,但這些節慶活動傳承自過去,透過參與節慶活動得以了解這些生活方式的由來,讓幼兒了解這些節慶的意義,以及隱含的生活智慧與價值,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苗栗縣福星非營利幼兒園共3班90人,今年初舉辦過年節慶系列活動,教師帶領孩子從寫春聯、貼春聯、做發糕、吃圍爐火鍋,到製作年獸面具、欣賞舞龍表演及參訪當地信仰中心,以多元方式引導孩子認識「農曆新年」;在中秋節則玩柚子創意,孩子將柚子變成了龍貓、恐龍等作品,再加入本土語言童謠唸唱,最後由孩子製作月餅與家人一同品嚐。幼兒透過實體動手做及參與節慶活動的過程,了解其背後的故事或意義,進而探索所處社會文化脈絡下的生活面貌。

高雄市翠屏非營利幼兒園共5班136人,除了清明節舉辦「食的文化」,帶著孩子從食物了解節日,也讓孩子發揮創意製作特色潤餅;端午節更推出線上說故事、動手做紙粽子及端午歌謠課程,並融入閩南語教學,讓孩子感受節慶的氛圍;而9月中秋節,則透過精彩的戲劇演出及故事講解,讓孩子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園所從生活環境中取材,教保服務人員建構節慶文化課程活動,幫助幼兒熟悉、喜愛與認同自己生長環境,培養幼兒對於不同文化的認識,並學習尊重與接納不同文化,進而願意參與且創造新的文化。

國教署表示,以幼兒容易接觸到的節慶活動、生活事件和文化產物作為體驗社會文化的開端,透過實際感受節慶氛圍,對教學有正面意義。未來也會持續提供更多平價、專業優質、就近便利的教保服務,並透過專業教保團隊發展更多元、有趣的課程,讓家長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幼兒園照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