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是什麼?聯合國氣候峰會重點一次看

 |2021.11.01
2179觀看次
字級
10月31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英國格拉斯哥開幕。 中新社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供圖

【本報訊】世界各國10月31日在英國舉行「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這場氣候峰會雖給各國一個抗暖化舞台,但預料在一系列棘手議題上爭論不休。

來自幾乎全球所有各國的談判代表齊聚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舉行為期2周的氣候峰會,以敲定一項能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的新協議。這次會議正式名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

圖/新華社

以下綜合「華爾街日報」等相關外媒介紹此次會議重點。

● 什麼是締約方會議(COP)

1994年生效、目前締約方有197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自1995年起每年要召開「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僅去年因新冠疫情取消。英國是本屆第26次締約方會議主辦國。

2015年在巴黎舉辦的COP21通過「巴黎氣候協定」取代原有的「京都議定書」;簽署巴黎協定的國家須提出「國家自定預期貢獻」(NDC)的減碳承諾。

● 為何COP26重要

巴黎協定呼籲各國政府每5年更新減碳計畫,由於去年峰會因疫情取消,使得這次COP26成為巴黎協定通過後、首個檢討各國5年減碳貢獻的氣候峰會,也是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後的首次締約方會議。美國在前總統川普任內退出,現任總統拜登上任後重回。

這次COP26會議目的盼就相關新措施達成共識,讓巴黎協定各國做出的減碳和財政援助等承諾得以兌現。

● 哪些人與會

COP26於10月31日在格拉斯哥登場後,將開會到11月12日。

大部分的締約國都是派代表與會,但有些則是元首親自出席,包括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宏、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等都預定出席頭幾天會議。

18歲的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也表明與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型跨國公司、環保團體和非政府組織的高層,都計劃至少與會數日。

圖/新華社

● 巴黎協定目標為何

2015年達成的巴黎協定,是迄今最具雄心的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協議。各國政府達成一項集體目標,即設法讓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增幅,相較工業化時代前不增加超過攝氏2度,最理想是控制在1.5度以內。

為實現目標,各國同意提交國內限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畫;大多數科學家認為溫室氣體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元凶。

● 富國與窮國間的拉鋸

美國、歐洲和其他一些富國雖坦承,他們的碳排是造成工業革命以來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但也希望開發中國家攜手,呼籲中國、印度、南非和印尼等國限制碳排。

為交換開發中國家與窮國參與減碳,富國承諾從2020 到2025年,每年至少籌募1000億美元,資助開發中國家的潔淨能源技術、幫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遷,但金額到位進度始終落後。

在峰會召開前,窮國要求已開發國家需再加碼數千億美元,好讓窮國取得潔淨能源技術以應對諸如海平面上升及破壞力更強暴風等迫在眉睫危機。

孟加拉表示他們需要能抗颱的住家,肯亞希望鄉間能布滿太陽能光電板取代火力發電;印度則說他們的氣候應對計畫到2030年需耗資2.5兆美元,盼有人能分攤。但已開發國家表示,再要他們出鉅資而不找中等收入國家-尤其中國-分攤並不現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