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氣候變遷 中研院院區開放線上登場

 |2021.10.30
1027觀看次
字級
中研院院區開放今天登場,首度以全線上方式舉行。圖╱中研院提供

【本報台北訊】中研院院區開放今天登場,首度以全線上方式舉行,中研院表示,今年活動加碼為4天、橫跨兩週末,59場演講座談涵蓋防疫歷史、氣候變遷等,民眾在家就可以獲取科普知識。

為推廣科普知識,中研院每年都會舉辦院區開放參觀活動,今年受疫情影響,首度以全線上方式舉行,由數理、生命及人文三大學組推出59場演講座談、49場展示體驗,以及豐富的科普影片。

中研院表示,今年是中研院第24年舉辦院區開放,中研院在追求頂尖研究的同時,也希望善盡社會責任,透過科普活動啟發學子對知識的熱忱、探索未知,今年院區開放的所有活動都在線上舉辦,但民眾仍熱情響應,今天上午就吸引了4萬多人次的參與,並持續增加中。

根據中研院計畫,院區開放主題涵蓋防疫歷史、氣候及環境變遷、AI與假新聞等熱門議題,今年也特別加碼,讓往年只有1天的院區開放延長為4天、橫跨兩週末,讓民眾在家就可以獲取科普新知。

中研院表示,今年院區開放主題演講為「COVID-19的人文省思」,從歷史及社會角度出發,探討疾病對人的影響,今天上午先由中研院3名疾病醫療史學者,帶大家回顧史上幾次傳染病大流行時,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議題不僅緊扣時事更提出歷史省思。

除疫情外,氣候變遷已經是全球關注議題,這次中研院院區開放也推出相關研討會及演講,包含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從IPCC-AR6看臺灣氣候變遷的挑戰」,談聯合國組織的海平面上升報告;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的「風與海」講解風、海的互動關係對台灣海洋環境的影響;經濟學研究所則推出「台灣如何由淨正碳排放的經濟體轉型為淨零排放,更進一步成為淨負排放經濟體」,一起探尋環境、經濟及社會公平的三贏方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