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首屆高中生適用的111學年大學升學簡章11月5日出爐,圖為永和地區高工職學校下課情形。圖/陳正興
111學年升大學管道招生變革
資料來源/教育部、大學招聯會、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大學考試分發入學委員會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綜合報導】108課綱首屆學測已進入倒數百日,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昨公布各大學校系於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和考試分發3大招生管道的參採考科,各管道都有新變革。考試分發變動尤其劇烈,明年起首度開放各招生校系採計學測成績,高達1861系都宣布採計,約占全國科系總數的8成4,學測之於升學的重要性將更家提加提升。
考試分發是每年最後一個升大學管道,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統計,111學年共62校、1889系在此管道開設名額,其中1861系都將採計學測考科,和往年不同。
大學招聯會解釋,歷年考試分發以指考成績為主,只開放各校系將學測成績視作檢定,比如要求報名者的學測國文科至少達均標,換句話說只是門檻;明年起,考試分發不但可將學測成績列為檢定,還能直接採計,將學測成績當作決定考生上榜與否的依據。
招聯會指出,因明年指考更名分科測驗,不再考國文、英文。國內多數校系仍看重這兩科,因而明年有1600個系要採計國文、英文學測成績。還有零星校系看重學測自然、社會成績,38系本在考試分發管道採計指考物理、化學、生物考科成績,明年改採學測自然成績;87系過去採計指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考科成績,明年改採學測社會科考科成績。
不只考試分發出現變革,占6成招生名額的「個人申請」是最大宗招生管道,明年起必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且占分至少達兩成。按統計,明年共2195系在此管道開設招生名額,其中931系採計3個學測科目,占總校系數的4成2,「5選3」趨勢穩居主流。
個人申請 5選3居主流
另一升學管道「繁星推薦」著重高中在校成績,是不少社區高中生努力爭取的管道。甄選會公告,此管道明年起增加採計高中第五學期在校成績,比目前多一學期。按統計,明年有1807個校系釋出招生名額,832系參採3個學測科目,占四成六,屬最大宗。
甄選委員會表示,明年學測將於1月21日到23日展開,今年11月2日至16日開放報名,考生可按上述資訊選擇應考科目。111學年正式招生簡章將於今年11月5日公告。
學測失常 難靠指考翻身
對於此次改革,教師和家長都說,採計學測成績的校系比想像中多,也就是學測一旦考差,更難透過分科測驗捲土重來。千餘個校系兼看學測與分科測驗成績,也增加實際參採科目,似乎與多元入學精神相悖。
一名關注升學的補教教師分析,歷年指考是「學測失常者的翻身機會」,如今考招制度大幅變動,學測成績攸關各大升學管道,若要爭取頂尖科系,每科都得好好把握,否則只能走上重考一途,反而提升考生壓力。
一名家長提到,分科測驗成績專供考試分發管道採計,包括數甲、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7科,已囊括自然與社會科學各科。竟然還有近百個考試分發校系宣布棄分科測驗,只採計學測自然、社會,令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