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餵養流浪動物適法性引發大論戰,今年五月有民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點子」提案,認為「我國應禁止餵養流浪動物」,一個月超過五千四百人附議通過門檻,反對民眾六月發起對案「反『我國應禁止餵養流浪動物』」,九天衝破六千八百人附議,罕見同一議題有正反兩方成案,成為了政策難題。
台灣不少愛護動物人士,在家附近餵養流浪貓狗,經常產生社區糾紛。禁止餵養流浪動物提案通過附議門檻後引發強烈爭議,有民眾隨即發起對案反彈,批評禁止餵養是「違反人道精神及人性本善」,棄養才是流浪動物源頭,必須靠結紮及推廣認養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農委會決議合併兩案,共同召開協作會議,已舉辦五場座談會,除邀集學者專家與會收集意見,也分別和提案正反雙方開會,確認兩方提案立場及關切項目,預定二十七日邀集正反雙方首度會面並直播,共同討論先前各界曾提出的各種意見。
未來是否根據座談結果拍板特定政策、或是提出決議,農委會表示,這次是理性溝通的過程之一,任何政策落實都要評估可行性,如果各界沒有共識就不會形成公共政策,此議題原本就很分歧,農委會也不預設立場或結論,主要是先傾聽雙方想法。
民眾是否應該餵養流浪動物引發雙方論戰,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譚大倫表示,若真的為流浪貓狗好就應該帶回家妥善照顧,但修法禁止民眾餵養太過極端,可透過宣導改善即可。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理事林雅哲說,反對餵養流浪動物的人都舉著「生態平衡」大旗,卻又不允許流浪貓狗以自身的掠食天賦在自然界中打獵求生存,這根本是假議題,建議民團可跟官方協力,精準捕捉有問題的流浪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