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的故事」系列報導(九)奧林匹克力士 老服裝 秀力量

 |2007.11.04
455觀看次
字級

一千多年前的古奧林匹克競技時,展示大男人英勇氣概、天生神力的舉重、擲標槍、鐵餅、鉛球就是每屆必辦的比賽項目。

在古戰場上兩軍交鋒,誰的力量大,誰的勝算就大。雙方人馬還沒近距離肉搏前,誰的標槍投得遠、投得準,誰就取得「第一攻擊權」,當然是「先下手為強」。

舉得起沉重槓鈴的大力士,可以掄起粗重長槍巨斧,同樣對敵人一刀砍下,力大者一刀兩斷,力小者只傷及皮肉,重量訓練對戰士培訓的重要不言可喻。所以在古奧林匹克山上,擲鐵餅、標槍,和舉石塊、槓鈴的大力士們一直是競賽場上眾人注目英雄。

到了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大力士們依然是奧運會場的主角,他們的體型壯碩「肥腸肥腦」,和短距離賽跑的飛毛腿、游泳池裡身材修長的浪裡白條很不一樣,但是他們力拔山河、舉重若輕的優勢,以「競賽場就是戰場」的角度來看,其實他們更像可以殺敵立功、保家衛國的英雄。

所以儘管一百多年來,奧運的比賽種類和小項目不斷更迭,有的運動如網球捨去又回來,有的運動如橄欖球,有的小項目如「立定跳高」、「立定跳遠」,一去不再回來。力士們的競賽空間,從未被壓縮過。

早年「大力士」參加比賽時,雖然穿著土氣(見圖),但是重要的舉重,田徑的「三鐵」永遠是奧運賽場主角,金牌數目不但沒減少,還不斷增加,「三鐵」增加一鐵:鏈球,成為「四鐵」。舉重依體重分級,男子十級、女子八級,成為新的「金庫」。

「四鐵」比賽沒有依體重分量級,所以高頭大馬的歐美人種占優勢,東方人在這個運動幾乎沒有拿過金牌,如有也只是在後來的女子項目得過銅牌。但是舉重自從依體重分級後,成為亞洲,尤其是華人的強項之一。

台灣的蔡溫義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得到第二級銅牌。2000年雪梨奧運黎鋒英〔高雄〕銀牌、郭翌含〔屏東〕銅牌。中國大陸更厲害,蔡溫義得銅牌的同時,拿到三面金牌。現今每屆奧運,中國男女選手都可在舉重場得到五面左右金牌。

華人的強項在體重較輕的男子一至三級,和歐美起步較晚的女子舉重。但是現在東南亞國家如泰國、緬甸,也有不錯的女子力士,雅典奧運泰國女力士得到金牌,泰國總理特別搭乘機去接選手回國。(蘇嘉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