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出家紀念日】求觀音 拜觀音 自己做觀音 |2021.10.22 語音朗讀 153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千手觀音造像。圖╱unsplash 文╱本報綜合報導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今年10月24日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在每年的農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成道、出家紀念日,在這3天,無數佛教徒都會禮拜觀世音菩薩,以虔誠恭敬的心,期能與菩薩感應道交。世人何以知道觀音菩薩的聖誕、出家及成道日呢?在宋末元初《觀世音菩薩略傳》中,提到西域的興林國,有一位妙莊王,生了3個女兒,長女名為妙因,次女叫妙緣,小女兒則叫妙善;到了女兒適婚的年齡,妙莊王分別為妙因和妙緣覓得良婿,但是妙善宿有善根一心向道而出家,後在香山修行成道。妙善公主,據信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後人即以妙善公主的生辰、出家、成道作為觀音菩薩的重要紀念日。觀音以慈悲而隨緣度化眾生,觀音法門更是接引眾生步入菩薩道最方便的修行,即使簡單的誦念觀音聖號,只要一心至誠與菩薩交流,亦可獲得無上成就。位於莫高窟第220窟的新樣文殊變之觀音菩薩一門深入 致力而修遠在北周時代,益州招提寺駐錫一位慧恭和尚,他有個同學法號叫慧遠,兩人是在這一所道場學佛時相識,也因此結下不錯的情誼。後來慧遠和尚前往荊州和揚州遊方,一路參訪各寺院及道友,經過一段漫長時間後,才返回招提寺。闊別了30年之久,夜裡,慧遠和慧恭秉燭話舊了起來。慧遠談起沿途所見所聞,說得滔滔不絕,慧恭卻只安靜地坐在一旁聆聽老同學這一番特別的人生歷練。隨後,慧遠開口提議:「我們不如來誦念一部經。」慧恭答道:「我平時只誦〈普門品〉。今天特別為你誦念,請至心傾聽。」莫高窟第45窟觀音經變相之救羅剎之難於是,慧恭結壇升座,才開聲唱出經題而已,慧遠即嗅到一股清淨的薰香,隨即,又聽見天上的仙樂一陣陣傳來,天花如雨紛紛而墜。此經誦完,滿心感動的慧遠,立即跪拜在地,虔誠地向慧恭行禮,因為他已經明白,修行不在於去到多遠的他方,而是往內心一門深入,致力而修。一卷〈普門品〉,即讓慧恭得到無上解脫,足見修持〈普門品〉的功德,是多麼的妙不可思議。「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也如同潮汐準時而有信,信者得度,自度度人。觀世音菩薩在任何時間、空間上,永遠大開慈悲之門,「千處祈求千處應」,只要苦難眾生,一心稱念他的名號,觀世音菩薩觀其音聲,即刻就會前往救度;若眾生心有所求,觀世音菩薩也會令其得到滿足。甚至觀世音菩薩以33應化身,遊諸國土,以慈悲方便度脫眾生。日本平安時代千手觀音菩薩像,和歌山日高道成寺藏學佛反求諸己 佛由人成觀世音菩薩和娑婆世界的緣分很深,幾乎所有人等聽到「觀世音菩薩」名號,都會覺得很親切,很自然地就稱念起他的名號,祈求他能夠幫助自己。佛印了元禪師與大文豪蘇東坡兩人,既是詩文同好,亦為禪佛同道,兩人經常相偕出遊,一同吟詩作偈,交換人生心情。一次,兩人又一起到郊外散步,途中見到一座馬頭觀音石像,昂揚而立,佛印一見,立即合掌禮拜觀音。蘇東坡看到這座馬頭觀音,卻不解地問說:「觀世音菩薩本來是我們要禮拜的對象,可是為什麼他的手上和我們一樣,掛著一串念珠而合掌念佛,到底觀世音菩薩在念誰呢?」佛印禪師回答:「念觀音。」蘇東坡不假思索應道:「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手持念珠念觀音呢?」佛印禪師說:「求人不如求己。」學佛,其實就是學自己,完成自己,正因為佛由人成。山西平遙雙林的寺明代水月觀音菩薩像星雲大師說,觀音也和人一樣有歡喜、微笑、傷心,但他不是為了自己而歡喜、微笑、傷心,而是為了眾生而歡喜、微笑、傷心,並以一首詩偈〈如何做個日日觀音〉勉勵大家。悲傷的時候有歡笑的表情,歡笑的時候有悲傷的掛念。忙碌的時候有輕鬆的感受,輕鬆的時候有忙碌的進取。貧窮的時候有富貴的自尊,富貴的時候有貧窮的謙虛。急躁的時候有緩慢的修養,緩慢的時候有急躁的精神。憂苦的時候有快樂的觀念,快樂的時候有憂苦的心情。發怒的時候有慈悲的心腸,慈悲的時候有發怒的認真。得意的時候有失落的想法,失落的時候有得意的喜悅。擁有的時候有喜捨的個性,喜捨的時候有擁有的感受。每個人都能藉著禮拜、稱誦觀音菩薩,與菩薩交流,從中體驗、學習菩薩慈悲喜捨的性格,做個日日觀音。澳門觀音菩薩像 前一篇文章 疫情期間增4成垃圾量 新北表揚清潔隊員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推手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2025.07.1206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7【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8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09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10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蘿蔔絲酥餅首登場2025.07.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