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天后宮歷經三年多的閉宮修復,重啟宮門。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本報高雄訊】已有三百四十八年歷史的高雄市定古蹟「旗津天后宮」,歷經三年多的閉宮修復終於重啟宮門,完成開基媽祖等神尊入火安座,信眾很高興又可以與媽祖親近。高雄市文化局表示,此次修復內容包括:剪黏、泥塑、大木構架、彩繪及廟埕空間環境整理,重現傳統廟宇的場域精神與風華。
二○一七年在高雄前市長陳菊、時任文化局長史哲大力爭取下,文化部、高雄市府與民間籌資近五千萬,邀泥塑、木雕、彩繪等國寶級匠師組成夢幻修復國家隊,三年多投入無數專業人員心血。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陳濟民表示,旗津天后宮前的石獅、剪黏、彩繪等皆為民間藝術精華,感謝吳權坤大木作司阜、呂新義泥作司阜、許良進彩繪司阜、陳篡地剪黏司阜等。
旗津天后宮建基於約明鄭永曆二十七年,主委陳冠銘說,旗津天后宮不僅僅是一座媽祖廟,更是國家重要文化資產,三百多年來一直守護著旗津,此次暌違七十三年的大型修復已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