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過度引起的疲勞骨折

福原信玄 |2000.06.13
166觀看次
字級

■福原信玄
激烈運動或過度的運動,容易引起手腳及腰部持續地骨衝擊,導致「疲勞骨折」。在日本,特別常見於中高校學生。尤其是春季新入學的新生,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到了夏天,運動量逐漸增加,同時也增加骨折的頻率。
去年春天,高校入學的A君(十六歲)參加籃球隊。每天做全力跑步衝刺後,突然停止,再轉變方向的重複的練球動作。二至三星期後,左腳的指甲感到疼痛,忍耐之下繼續參加練球,結果更加速其惡化。去整形外科受診,被診斷為指甲先端部位最外側的中足骨疲勞骨折。
骨頭復元為止,必須二個月停止練球。但是到了夏天開始練球時,同樣的地方疼痛再發。這次便來到運動傷害治療有名的川崎市關東勞災病院受診,檢查結果發現骨頭有裂縫。依照醫生的指示,二星期練球休息,運動量限制於輕鬆方面。一邊做X光定期檢查,一邊慢慢提高運動的強度,最後才復歸球隊,開始練球。
普通的骨折是一次強烈衝擊的原因引起骨折。但是疲勞骨折則是一次的衝擊並不產生障礙,而是重複的衝擊力量,慢慢引起疼痛仍至骨折。
「就像針金一樣,同一部位多次扭曲拉長也會引起折斷。人的骨頭,持續無理的運動,便會產生裂縫,最後導致完全的骨折。」同病院整形外科副部長夏山元伸醫師(四十五歲),如此的說明。
嚴重的骨折可以用手術來治療。通常是休息一至二個月程度,骨頭自然地回復。但是像A君這樣重複無理地運動,便容易再發。
日本文部省的研究班,因為運動引起疲勞骨折在全國的調查中發現:全體(二百三十三人)近九成在十八歲以下,高中生(百分之五十四)、中學生(百分之二十五)壓倒性佔多數,特別集中在十六歲(百分之三十二)和十五歲(百分之十四)。發生時期半數在五至八月發生,最多的運動是籃球、棒球、陸上長距離、足球……等基本上運動量比較多的項目。
同時,平常本來就缺乏運動習慣的中高年族群,突然地開始激烈運動引起骨折的病例近年也逐漸增加。男性多見於打高爾夫球揮桿時引起肋骨骨折,女性則健身操引起中足骨骨折,也常見於過度的慢跑和登山運動。
(日本傳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