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雲端聯誼 誓願文字弘法

人間社記者連憶蘭台北報導 |2021.10.19
1487觀看次
字級
二○二一年人間社記者義工線上聯誼會,大眾相會雲端。 圖/人間社記者陳世晉

【人間社記者連憶蘭台北報導】二○二一人間社記者義工線上聯誼會十七日首度於雲端召開,由《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主持,《人間福報》副總經理陳世晉、電子報副總編輯婁靖平、中區採訪主任江俊亮,人間社主任妙方法師、文宣主任鄧淑明及二○一九年授證記者與記者義工等,近一百五十人雲集空中。妙熙法師以花開四季耕耘心田「意識覺醒」,勉眾修持佛法顯露智慧的重要性,並研議明年人間社培訓課程。

「人活在意識裡,用意識看世界,而意識又化成時間、潛力、財富、夢想等無量無數的框框。」妙熙法師闡釋「意識覺醒」指出,「有意識思考生活」需從細微處到明顯處,格局愈大世界就愈大,透過佛法修練智慧的靈魂,修持福報與意識,進而創造富足的生命。

傳播善美

安定社會人心 

妙熙法師一一唱名與會各道場文宣組長,說明文宣可以撫慰人心。他讚歎月光寺督導戴慶華帶領團隊寫的新聞稿,自二○一八年花蓮大地震導致統帥飯店倒榻,到今年太魯閣號火車事件,歷經四年的寫作,新聞更呈現成熟。

《人間福報》十七日頭版新聞高雄「城中城大樓火災」事件,佛光山於高市府舉辦「罹難者豎靈法會」,妙熙法師強調,透過佛事撫平家屬哀號悲戚的情緒,對社會大眾的心靈也有安撫作用。

人間社成立二十年,是佛教創設的第一個新聞通訊社。團隊遍布全世界,匯總國內外佛教新聞,肩負弘揚人間真善美的國際傳播角色,落實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廣作文宣」的宗旨。妙方法師稱讚,記者撰稿品質有進步,攝影記者的作品也很出色,已能符合報社文稿的刊出水準。

二○二二年人間社新聞寫作課程將以線上方式舉行。陳世晉及婁靖平分別說明,新聞養成班、專題班舉辦場次與課程,由十多位資深媒體人傳授採訪與撰稿祕技。另,攝影研習營訂定明年三月於佛光大學,以實體課程開辦,記者義工聯誼會則在明年十月召開。

善用科技

創佛教資料庫

陳世晉說,疫情對記者是一大挑戰,從實體採訪轉變用科技工具進行,感謝記者方方面面突破重圍完成新聞採訪,讓一篇篇的文章忠實呈現在讀者眼前。他勉勵議題呈現時,發揮佛光人的精神,持續擴大弘揚善能量。

專題班課程有新聞倫理與道德和法規、新聞邏輯思惟、報導採訪、社群網路、自媒體等多元性的新聞寫作。婁靖平表示,透過這些課程提升記者自我的專業寫作能力,繼而跳脫傳統新聞模式。

江俊亮叮嚀採訪四個要點:「如是我聞」應如實記載,不添枝葉;「不違本願」的義工職責;「云何精進」要每日閱讀,親自實作;「發願回向」用文字弘法,廣結善緣。

會中,學員分享熱絡,鄧淑明說,把握身邊的好故事,善用文字傳播與人分享。蔡招娣喻人間社就像大型佛教資料庫,記者寫報導也能協助道場找歷史回顧。陳璿宇提出發掘新血,讓新聞傳播有傳承。

八十四歲的張武吉因十二指腸潰瘍和腎結石,手術輸血六袋住院一個月,身體造成重創。原對生命已沒有信心,加上日光寺二位老菩薩相繼往生,心想可能快輪到他了吧,便取消道場所有活動。出院後想起星雲大師「以病為友」,讓他再度燃起道心,更珍惜生命。

張武吉感謝《人間福報》和人間社給予舞台,為台東地區報導新聞,也感謝各級長官的鼓勵,讓他不想放棄寫作機會。藉聯誼會因緣推薦日光寺三位佛光人參加,期待未來也能成為文字弘法的尖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